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丙肝的症状类型

发布时间:2020-12-1025640次浏览

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丙肝病毒(HCV)所引起,是通过输血或血制品、血透析、单采血浆还输血球、肾移植、静脉注射毒品、性传播、母婴传播等传染引起的。那丙肝的症状有哪些呢?

1、急性丙肝:各型病毒均可引起。丙型肝炎超过50%转慢性。(1)急性黄疸型肝炎:临床经过的阶段性较为明显,可分为三期,总病程2—4个月。黄疸前期:丙型肝炎起病相对较缓,仅少数有发热。少数患者以头痛、发热、四肢酸痛等症状为主,类似感冒。此期主要症状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腹胀、肝区痛、尿色加深等,肝功能改变主要为ALT升高。本期持续1—21天,平均5—7天。黄疸期:自觉症状好转,发热消退,尿黄加深,巩膜和皮肤出现黄疸,1—3周内黄疸达到高峰。部分患者可有一过性粪色变浅、皮肤瘙痒、心动徐缓等梗阻性黄疸表现。肝大、质软、边缘锐利,有压痛及叩痛。部分病例有轻度脾大。肝功能检查ALT和胆红素升高,尿胆红素阳性。本期持续2—6周围。恢复期:症状逐渐消失,黄疸消退,肝、脾回缩,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本期持续2周至4个月,平均1个月。(2)急性无黄疸型肝炎:除无黄疸外,其他临床表现与黄疸型相似。相比之下,黄疸型起病较缓慢,症状较轻,主要为全身乏力,食欲下降,恶心、腹胀,肝区痛,肝大,有轻压痛及叩痛等。恢复较快,病程大多在3个月内。有些病例无明显症状,易被忽视。实际上无黄疸型发病率远高于黄疸型。 急性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一般较轻,多无明显症状或症状很轻,无黄疸型占2/3之上。多数病例无发热,血清ALT呈轻中度升高即使是急性黄疸型病例,血清总胆红素一般不超过52umol/L。

2、慢性丙:肝:急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或原有乙型、丙型、丁型肝炎或HBsAg携带史而因同一病原再次出丙肝炎症状、体征及肝功能异常者。发病不明确或虽无肝炎病史,但根据肝组织病理学或根据症状、体征、化验及B超检查综合分析符合慢性肝炎表现者。慢性肝炎仅见于乙、丙、丁3型肝炎。 轻度:病情较轻,可反复出现乏力、头晕、食欲有所减退、厌油、尿黄、肝区不适、睡眠不佳、肝少大有轻触痛,可有轻度脾大。部分病例症状、体如。肝功能指标仅1或2项轻度异常。 中度: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居于轻度和重度之间。重度: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如乏力、纳差、腹胀、尿黄、便溏等,伴肝病面容、肝掌、痴、脾大,ALT和/或天门冬氨酸氨酶(AST)反复或持续升高,白蛋白降低或A/G比值异常、丙种球蛋白明显升高。反A≤32g/L,Bil>正常上限5倍,PAT60%—40%,CHE。


 

3、重型丙肝(肝衰竭):是病毒性肝炎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约占全部肝炎中的0.2%-0.5%,病死率高。所有肝炎病毒均可引起重型肝炎,甲型、丙型少见。重型肝炎发生的病因及诱因复杂,包括重叠感染(如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机体免疫状况、妊娠、HBV前C区突变、过度疲劳、精神刺激、饮酒、应用肝损药物、合并细菌感染、有其他合并症(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1)急性重型肝炎:又称暴发型肝炎,发病多有诱因。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但病情发展迅猛,2周内出现极度乏力,严重消化道症状,出现神经、精神症状,表现为嗜睡、性格改变、烦躁不安、昏迷等,体检可见扑翼样震颤及病理反射,肝性脑病在Ⅱ度以上(按Ⅳ度划分)。黄疸急剧加深,胆酶分离,肝浊音界进行性缩小,有出血倾向,PTA小于40%,血氨升高,出现中毒性鼓肠,肝臭,急性肾衰竭(肝肾综合征)。即使黄疸很轻,甚至尚未出现黄疸,但有上述表现者,应考虑本病的诊断。本型病死率高。病程不超过三周。(2)亚急性重症肝炎:又称亚急性肝坏死。以急性型肝炎起病,15d至24周出现极度乏力,食欲缺乏频繁呕吐腹胀等中毒症状,黄疸进行性加深,胆红素每天上升≥17.1umol/L或大于正常值10倍,明显腹胀,肝性脑病Ⅱ度以上,有明显出血现象,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延长及凝血酶原活动度<40%。首先出现Ⅱ度以上肝性脑病者,称脑病型;首先出现腹水及其相关症侯(包括胸水等)恩者,称为腹水型。亚急性重型肝炎晚期可有难治性并发,如脑水肿,消化道大出血,严重感染,电解质紊乱及酶碱平衡失调(低钠、低钾、低镁、碱中毒等)。白细胞升高、血红蛋白下降、低血糖低胆固醇,低胆碱酯酶。一旦出丙肝肾综合征,预后极差。本型病程较长,常超过3周至数月:容易转化为慢性肝炎或肝硬化。(3)慢性重型肝炎:临床表现同亚急性重症肝炎,但有如下基础:①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病史;②慢性HBV携带史;③无肝病史及无HBsAg携带史,但有慢性肝病体征(如肝掌、蜘蛛痴等)、影像学改变(如脾脏增厚等)及生化检测改变者(如A/G比值下降或倒置,丙种球蛋白升高);④肝穿刺检查支持慢性肝炎;⑤慢性乙型或丙型肝炎,或慢性HBsAg携带者重叠甲型、戊型或其他肝炎病毒感染时要具体分析,应除外由甲型、戊型或其他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重症肝炎。

4、淤胆型丙肝:以肝内淤胆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特殊临床类型,又称为毛细管肝炎。急性淤胆型肝炎起病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但自觉症状较轻。黄疸较深,持续3周以上,甚至持续数月或更长。有皮肤瘙痒,大便颜色变浅,肝大。肝功能检查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PAT>60%,γ—谷氨酰胎酶,碱性酶,总胆汁酸,胆固醇等升高,ATL初期升高,中后期可正常。大多数病人可顺利恢复。在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基础上发生上述百万者,为慢性淤胆型肝炎,其发生率较急性者多,预后较差。

5、肝炎硬化:根据肝脏炎症情况分为活动性与静止性两型。①活动性肝硬化,有慢性肝炎活动的表现ALT升高,乏力及消化道症状明显,荒诞白蛋白下降。伴有腹壁、食道静脉曲张,腹水,肝缩小质地变,脾进行性增大,门静脉、脾静脉增宽等门脉搏高压征表现。②静止性肝硬化:无肝脏炎症活动的表现,症状轻或无特异性,可有上述体征。

根据肝组织病理及临床表现分为代偿性肝硬化和失代偿性肝硬化。①代偿性肝硬化,指早期肝硬化Child—Pugh A级。A≥35g/L,Bil>35μmol/L,PAT<60%。可有门脉高压征,但腹水、肝性脑病或上消化道大出血;②失代偿性肝硬化,指中晚期肝硬化,属Child—Pugh B、C级。有明显肝功能异常及失代偿征象,如A>35g/L,A/G>1.0,Bi>35μmol/L,PAT<60%。可有腹水,肝性脑病或门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明显曲张或破裂出血。

未达到肝硬化诊断标准,但肝纤维化表现较明显者,称肝炎肝纤维化。主要根据组织病理学作出诊断,B超及血清学指标如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胎、Ⅳ型胶原,层连蛋白等可供参考。

丙型肝炎,目前正呈全球性流行态势,成为欧美及我国终末期肝病的最主要原因。据魏来教授透露:由于丙肝目前在全球尚无疫苗可供预防,近年来发达国家HCV(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已经超过HBV(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且欧美地区慢性丙肝的疾病危害日益显现。

相关推荐

丙肝治疗需不需要住院
丙肝病毒的治疗住院与否,主要取决于现在的疾病的阶段,因为丙肝可以分为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如果说是慢丙肝阶段,转氨酶在200以下,这个时候完全没必要住院,在门诊通过口服小分子化合物和保肝降酶的药物就可以。如果说慢丙肝的患者转氨酶比较高,大约200以上,消化道症状比较明显,这个时候可以住院,进行一些保肝降酶的治疗,并且对病情有一个更细致的观察,以防在这个肝炎的阶段出现肝衰竭的可能。如果处于肝硬化的阶段,那就要看肝硬化是代偿期还失代偿期,一般代偿期的丙肝肝硬化的患者没有任何症状的时候,也可以平常口服一些纤维化保肝的药物,在清除丙肝病毒的基础上,口服这些药物就可以。如果说肝硬化的失代偿期,甚至肝癌的患者,这有可能需要住院治疗。
语音时长 01:10

2021-12-30

75712次收听

丙肝会不会变成肝硬化
丙肝病毒慢性感染以后,是有可能引起肝硬化的,而肝硬化进一步的发展,就会产生肝硬化的很多并发症。丙型肝炎病毒进入人体以后,如果没有被急性的清除,就会在人体内持续的存在,持续的进行生长复制,在复制的过程中,就有可能会刺激到肝脏的星状细胞,而肝脏的星状细胞,主要是一个生成肝脏的纤维组织的,如果激活了星状细胞,肝脏就会持续不断地产生纤维组织,进而引起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硬化以后引起的门脉高压,会引起产生食管、胃底的静脉曲张,会产生腹水。而肝硬化以后,肝脏的解毒功能下降,会引起肝性脑病,肝脏的合成功能下降,会引起蛋白的凝血酶原的时间的延长,凝血功能的减退等等。
语音时长 01:09

2021-12-30

42851次收听

丙型肝炎抗体阳性代表很严重吗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以后,会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丙肝抗体。如果一个人抽血、化验丙肝病毒抗体阳性,就高度怀疑有丙肝病毒的感染。但是还不能够根据抗体阳性来确诊感染了丙肝病毒,还需要进一步检测丙肝病毒的核酸。如果丙肝病毒的核酸HCV-RNA也是阳性的,那么就可以确诊是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如果只是抗体阳性,核酸是阴性的,有可能是一个既往的感染,病毒已经清除掉了。也有可能病毒没有清除掉,只是在抽血检测的时候,病毒的含量比较低,低于检测的灵敏度之下,这个时候可能表现核酸阴性。所以检测抗体阳性,核酸阴性的时候,要过两个月再重复检测一下丙肝的核酸定量。
语音时长 01:16

2021-07-09

75862次收听

01:57
丙型肝炎抗体测定阳性是什么意思
丙型肝炎抗体测定阳性提示机体有可能感染丙肝病毒。如果患者要确认自己是否感染丙肝病毒,除了丙型肝炎抗体测定阳性之外还要检测丙肝病毒的核酸,也就是HCV-RNA。如果核酸同时也是阳性的,那么就可以确定诊断,如果核酸检测是阴性的,只是抗体阳性,那还不能确诊是丙肝病毒感染,有可能是既往曾经感染过丙肝病毒,或者是血液当中的某些物质在测定抗体的时候发生一个交叉免疫反应,造成的一种假阳性的可能性。
01:47
丙肝抗体阳性RNA阴性是什么意思
丙肝抗体阳性提示有可能有丙肝病毒的感染,但是要确诊是不是丙肝病毒感染,还要查丙肝病毒的核酸。如果检测核酸阴性,有可能是既往感染,还可能是丙肝病毒在血清当中的浓度比较低。通过一次抽血没有检测到病毒,不能完全放弃诊断,可以间隔一定时间再次进行复查,而且建议使用检测手段灵敏的这样的检测试剂来检测。灵敏的试剂检测,病毒在很低的浓度下,只要超过20就能够检测到。所以要多次检查核酸,多次都是阴性的,才能够排除诊断。
01:54
蚊虫叮咬会传染丙肝吗
目前的研究来说,是不会通过蚊虫叮咬传播。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第一、血液传播第二、母婴垂直传播第三、性传播如果蚊虫接触到了丙肝患者的血液,但是病毒在蚊虫体内是不能够被繁殖的,而且由于蚊虫叮咬丙肝的血液量比较少一些,它在下一次叮咬的时候,有可能不会传染丙型肝炎病毒。但是毕竟蚊虫是直接接触到丙肝病毒的,所以日常跟丙肝患者生活的时候,仍需要注意,屋内做到防蚊防虫,尽量不要有蚊虫叮咬的事件发生。
中医怎么调理丙肝
中医是我国的国宝之一,与西医比较起来,中医的副作用小,而且能够根除疾病,对患者伤害小,丙肝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那么中医怎么调理丙肝呢,中医治疗丙肝有很多西药不可替代的优势,中医讲究望闻问切,能对病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能够进行比较全面的治疗,下面
丙肝有哪些诊断方法
近年来,乙肝在人们的生活中经常出现,大家对乙肝也有所认识。但是丙肝大家知道吗?大家只要听说乙肝就感到胆战心惊,殊不知丙肝其实是和乙肝一样的,它们同属于肝炎,是传染性疾病。那么,丙肝有什么诊断方法呢?丙肝诊断,专家为您介绍:病原学诊断丙肝具备急、慢性肝炎临床表现,抗HCV阳性或HCVRNA阳性
病毒性丙肝症状表现
丙肝和乙肝类似,都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肝脏疾病,丙肝与乙肝的不同就是它们所感染的病毒不同,丙肝是可以治愈,而乙肝不能治愈,由于丙肝的初期症状不明显,因此,丙肝对人们的危害比乙肝要严重,那么病毒性丙肝症状有哪些?
治疗丙肝中药有哪些
丙肝是很多人都非常熟悉的一种肝脏疾病,这种疾病的危害性是很大的,因此,患有这种疾病的患者一定要尽早进行治疗,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治疗丙肝的方法也是有很多的,中医治疗丙肝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那么,治疗丙肝中药都有哪些呢?
丙肝诊断方法有哪些
丙肝是由于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肝炎类型,这种病毒存在于体液当中,接触传播是主要的感染途径,特别是经过输血或者接触病人的血液,近年来丙肝感染人群不断上升,丙肝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那么丙肝诊断方法都有哪些?
丙肝如何治疗
目前丙型肝炎患者通过抗病毒治疗,多数患者可以治愈。既往为长效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方案,不良反应多,部分患者不能耐受。随着医学科技发展,近年来出现了口服药物抗丙肝病毒治疗。进行抗病毒治疗前,需评估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肾脏功能、HCV-RNA定量检测、HCV基因型、HBsAg、合并疾病以及合并用药情况。当基因型检测不可及并且当地HCV基因3B流行率低于5%,选择泛基因型药物治疗时可不检测基因型。目前口服抗丙肝病毒药物更新换代比较快,不良反应少,有效率高。需要注意的是,经过抗病毒治疗的丙肝患者实现病毒学应答停药后,需要定期复查,因为少部分患者可能复发。
语音时长 01:20

2020-02-10

56675次收听

02:45
治疗丙肝的方法有哪些
丙型肝炎的治疗有抗病毒,保肝抗炎,抗纤维化,针对并发症治疗这几种方法。丙型肝炎是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肝细胞炎症,时间长了可能会出现肝纤维化,还可能进展到肝硬化和肝脏肿。丙型肝炎的治疗原则主要有:1、针对病毒进行最重要的抗病毒治疗,可以控制病情的进展。抗病毒治疗方案主要有:传统药物是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愈率60%-70%;推荐使用DAA治疗方案,通过口服8周或者12周抗病毒药物,治愈率提高到95%以上。抗病毒治疗HCV-RNA转阴,肝脏炎症也就消失了,肝脏纤维化也就不会再继续进展了。2、针对肝脏炎症进行保肝抗炎治疗;3、针对肝纤维化肝硬化,进行抗纤维化治疗和肝硬化并发症的治疗。
01:59
丙肝是什么
丙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的一种,它和乙型肝炎一样,都是慢性的病毒导致肝脏出现非常严重的肝硬化和肝癌。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在检测时对试剂的要求比较高,如果试剂非常灵敏,它能够测得比较好,如果试剂检测有问题,它可能会出现假阴性。丙肝病毒的传染更多的是输血途径,日常生活接触传染丙肝的机会较少。综上所述,丙型肝炎应该非常受重视,它是一个可以治疗的疾病,也是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的疾病,如果有危险的输血史或者接触史,应该去检查丙肝相关的指标,需要时做相应的治疗。
丙肝能治好吗
丙肝病毒感染以后形成慢性感染或慢性肝炎,目前已经可以治愈了,十年前用干扰素经过一年的治疗,治愈率能达到70%左右,十年后的今天已经可以避免干扰素治疗的不良反应,换用简单的口服药治疗。一般根据丙肝病毒具体的基因分型来给患者选择合理的药物治疗,如果没有肝硬化,仅仅是慢性丙型肝炎,一般情况下三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8周就可以把慢性丙型肝炎治愈,如果患者感染丙肝病毒以后发展成肝硬化,这时治疗疗程要适当的延长,一般延长到六个月,95%左右的丙肝病毒可以彻底清除,从而有效避免患者将来发展成肝硬化或者肝癌的不良结局。目前丙肝的治疗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可以说丙肝目前是世界上唯一一个通过药物能够最终消灭的慢性严重传染病。
语音时长 02:00

2019-02-13

55015次收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