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怎样治疗红斑狼疮

发布时间:2020-11-2051453次浏览

红斑狼疮这种疾病我们很多人都听说过,对于患者的健康有很大的伤害,大家只有多了解一些这种疾病,比如症状,预防方法,才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有效的抑制病情,尽早地恢复健康的身体,那么怎样治疗红斑狼疮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红斑狼疮有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西医一般先进行局部治疗,如果效果不太明显时,再进行全身疗法。常用的药物有赛能、醋酸泼尼松片、安捷素等,一定要到医院检查,明确诊断,对症下药。

红斑狼疮患者在治疗的同时,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避免阳光曝晒,如必须外出,可以涂沫防日光药物,比如3%奎宁软膏,复方二氧化钛软膏等,另外要做好防寒保暖,远离X线等。

红斑狼疮给患者的身心带来很大的痛苦,所以患者要调整心态,正确的认识疾病,树立信心,同时要学会劳逸结合,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地劳累,养成良好的作习习惯,预防感染的发生。

红斑狼疮是一种治疗比较困难的疾病,千万不要因为省钱而到一些小诊所去就医,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科学的治疗。平时要做好预防工作,早日康复。

相关推荐

红斑狼疮治疗时间
红斑狼疮这种疾病我们很多人都听说过,对于患者的健康有很大的伤害。大家只有多了解一些这种疾病,比如症状,预防方法,才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有效的抑制病情,尽早地恢复健康的身体。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红斑狼疮治疗时间的总结和一些治疗方法。
环磷酰胺治疗红斑狼疮多久起效
提醒红斑狼疮患者,要不就不用环磷酰胺,要用就坚持到底。如果不能坚持到,就停止使用,那和没用是一样的,因为它需要一个累积量(总量6-8克)。
突然停用激素对红斑狼疮的影响
红斑狼疮患者在较大激素量的治疗过程中,绝不能象治疗感冒、发热、腹泻等疾病一样。某一种药物无效时,可突然停用而改用其它药物,红斑狼疮患者即使由于某种原因必须停用激素治疗,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治疗红斑狼疮简单方法有哪些
红斑狼疮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学结缔组织疾病,是容易发生在十五岁还有四十岁的女性身上的,这种疾病是有很多类型的,像盘状红斑狼疮、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深在性红斑狼疮、新生儿红斑狼疮、药物性红斑狼疮等,那么,治疗红斑狼疮简单方法有哪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皮肤要如何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多系统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见于面颊及鼻梁部位,也可出现在身体暴露部位,如颈部、手臂、耳郭、胸前等,因此做好患者皮肤的护理,避免阳光的照射,经常用凉水清洗面部,皮肤损伤处可用清水冲洗等。
系统性红斑狼疮可以治愈吗
系统性红斑狼疮不能治愈。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个慢性病,可以说是一个终身性的疾病,但是现在可以把这个病治疗的非常好,现在医学界的说法叫做缓解或持续缓解,病情持续的达到一个很稳定的状态,既没有相关的症状,也没有免疫学的异常,而且吃的药也非常少,吃这些药的副作用也非常小。总体来说,其实已经达到跟正常人类似的状态。但是因为这个病毕竟是一个终身的疾病,所以它随时可能有复发的风险。防止复发的手段,第一,遵医嘱坚持用药。第二,定期随访。一旦发生任何症状上或是在化验上的异常,要随时进行药物的调整,避免复发,最终达到一个脏器也不受累,也没有太多的症状的状态。生活质量和正常人一样,寿命也和正常人没有太大差别。
语音时长 01:36

2020-07-28

61490次收听

什么是盘状红斑狼疮
盘状红斑狼疮是红斑狼疮的一种表现,是指红斑狼疮的一种皮肤表现,一般会发生在面部或身体其他部位,表现为斑块状的皮疹,这种皮疹突出皮面,但又不是均匀的突出皮面,它在皮损的中间部位相对较凹陷,而在边缘部位相对较凸起,所以它像个盘子一样叫做盘状红斑狼疮。盘状红斑狼疮,其实是比较严重的红斑狼疮的一种皮肤损害,因为它累及皮肤层比较深,可能会造成瘢痕,至少会造成一些比较明显的色素沉着,治疗效果可能没有其他的皮疹那么好。但是盘状红斑狼疮有时并不出现其他的系统损害,只是累及到皮肤。这种情况其实对病人是一个比较好的消息,至少不会危及生命,只影响美观。所以盘状红斑狼疮需要一些及时的治疗,而且对局部的治疗要更强一些,外用激素等,但是全身的治疗可能不需要那么强。
语音时长 01:26

2020-07-28

61305次收听

01:58
红斑狼疮症状
红斑狼疮症状主要包含皮肤表现、口腔溃疡、脱发、关节系统症状、内脏系统表现、血液系统表现、发热、关节、韧带及实验室检查异常等。一、皮肤表现,如红斑、皮疹、雷诺氏现象等;二、口腔溃疡,脱发;三、关节系统症状,如关节红肿、疼痛;四、内脏系统表现,表现为肝、肾、心血管损害,也可称狼疮肝、狼疮肾;五、血液系统表现,如贫血,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六、发热、关节、韧带及实验室检查异常,如出现自身抗体、免疫球蛋白降低、T细胞亚群、细胞免疫失常等。若出现红斑狼疮早期表现,要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
02:01
红斑狼疮怎么治疗
红斑狼疮有针对临床症状和临床表现两种治疗手段。第一,可用缓解病情药,如羟氯喹,对皮疹有较好效果。第二,对于贫血,白细胞减少,以及其他肾脏损害的病人,可根据病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合理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但要注意使用剂量及使用时间,以免造成副作用。第三,生物制剂、白细胞介素及中医的中药对缓解红斑狼疮的病情也有好处。在治疗过程中,切记不要仅仅使用中药或西药,要以西医为主,中医为辅的结合方式治疗红斑狼疮,才能更有效的控制病情。
红斑狼疮是什么
红斑狼疮是一种多发于育龄期妇女的自身免疫疾病,有多种的临床表现,比如患者有乏力、脱发,面部皮疹,或关节肿痛的症状。患者有血液系统的症状,比如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贫血等等。对患者的肾脏造成损害;尿蛋白呈阳性,尿里有潜血,甚至出现肾功能不全;有患者会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包括头疼、头晕;癫痫;会出现呼吸系统包括肺的间质纤维化,以及肺部的胸腔积液;还会出现心衰的症状。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可以累及全身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以对内脏造成严重的损害;如果红斑狼疮不经过积极治疗,可能会威胁生命。
语音时长 02:00

2019-07-30

59163次收听

红斑狼疮遗传吗
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肯定有遗传因素参与,因为在临床上经常会看到狼疮的家族聚集倾向,也就是父母和子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表亲之间,还有祖父祖母之间,比如奶奶是类风湿,孙子孙女可能就会患狼疮,这种比较常见。所以认为遗传因素,肯定参与发病。但是不是狼疮母亲生的小孩一定会患狼疮,是有一定发病的始动因素。狼疮有遗传因素参与,所以遗传背景肯定有,有某些易感基因会造成狼疮的发病可能。在临床上发现双胞胎,单卵双生和双卵双生的红斑狼疮发生率是不一样的。狼疮病人单卵双生的发生率有50%,而异卵双生占有10%;只是提示狼疮的发病,遗传因素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也不能够肯定认为,父亲和母亲是狼疮患者,孩子就一定患有狼疮,孩子只是有患病的可能性,也就是危险性要明显高于正常人。因此狼疮发病有一定遗传因素,但不能明确的表明肯定会遗传,因为还有其他因素参与,比如环境因素、自身免疫因素,以及细菌病毒感染因素,都参与发病。部分病人可能仅携带易感基因,在没有发病始动因素促发下,有时可能不会发病,仅携带基因而已。所以狼疮有部分遗传因素,但不是肯定遗传。
语音时长 02:10

2019-07-30

56069次收听

02:14
红斑狼疮的危害
红斑狼疮的危害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狼疮患者都会有肾脏的病理改变,包括尿蛋白,以及尿的红细胞呈阳性。第二、有的患者会出现肾功能不全,以及高血压。第三、有的患者会出现血液系统改变,比如白细胞偏低,可能会造成粒细胞的缺乏,以及非常严重的感染;有的患者会出现贫血,以及血小板减少。第四、有的患者会出现呼吸系统改变,包括胸腔积液,以及弥漫性肺泡出血,会出现呼吸衰竭。第五、有的患者会出现心功能不全,以及心衰的症状。第六、有的患者还会出现神经系统的症状,包括癫痫。
02:08
红斑狼疮传染吗
系统性红斑狼疮不是传染病,不会传染给其他人。因为传染病有病原学,比如痢疾、乙肝,或者结核都有相关的微生物感染证据,可以通过呼吸道和血液系统传播。目前认为,红斑狼疮发病跟以下因素有关:第一、遗传有关,因为狼疮的发生有家族聚集倾向;第二、跟自身免疫有关,患者中有多种自身抗体导致免疫紊乱所致;第三、跟激素水平有关,系统性红斑狼疮是育龄期妇女易患疾病,所以激素水平会影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第四、紫外线有时会造成狼疮发病。因此红斑狼疮不是传染病,而是一种多种因素造成的自身免疫病。
红斑狼疮的治疗
红斑狼疮是个大病。有一个女性患者,尽管已经上班也结婚了,但她还是每隔两个月需要到医院开点中药调理,西医治疗也一样。比如常年依赖激素的,不能突然减大他的量或者停止,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稳定后逐渐减量。中医也一样,根据患者的体质,比如湿气大,等舌苔褪的干净后再变方向,否则只要有湿气就要不断的用利湿、化湿的药。虽然是狼疮性肾炎,但保护肾脏的原则是大同小异的。尽量不要感冒。有时效果比较好,一次感冒后怕会再次复发而加重。饮食方面,需要低盐、低脂、低蛋白。当然,也可以让营养科专家给患者提建议。
语音时长 01:31

2018-09-29

67040次收听

02:14
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红斑狼疮可以影响身体的很多器官以及组织,这种疾病的病情表现特别复杂。一般情况下,红斑狼疮的病程会反复发作,可以影响到人体的多个系统。患有红斑狼疮的病人面部非常容易出现红斑,患者也可以出现多发性溃疡的症状,可以出现雷诺式现象,也有一些患者会出现关节疼痛的症状。红斑狼疮患者进行化验检查,可以出现蛋白尿,可以出现血的异常,比如白细胞低、贫血以及血小板低,或者是会出现无名原因的发热等情况。红斑狼疮主要会影响年轻女性,也包括孕龄期的女性。出现这种情况,可能和雌激素有关。有研究表明,小孩男女间的发病比例不大;中年人的比例为1:8;老年后比例又出现减少的情况。实际上,雌激素的变化,最为明显。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