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得了鼻咽癌会遗传吗

发布时间:2020-12-1025884次浏览

得了鼻咽癌会遗传吗?这是很多鼻咽癌患者最为重视的。所以要想知道鼻咽癌是否遗传,就要对鼻咽癌的发生有清楚的理解,那么患有鼻咽癌疾病的患者究竟会不会把鼻咽癌遗传给下一代呢?

鼻咽癌遗传要素有关:鼻咽癌的发病有显着的地区性,有显着的种族和宗族集合性。鼻咽癌好发于黄种人,很少见碧眼儿患有此病。鼻咽癌发病高的宗族如迁居海外,其后嗣仍坚持高发病率的倾向。

流行病学发现,鼻咽癌有民族亲和性和宗族集合性,白种人和黑种人发病率很低;而我国发病率高,且首要散布在南边城市,许多患者有宗族史。高发区中有许多人去美国久居,发病率在榜首、二代依然高,第三、四代今后便很少发作。

这阐明仅有遗传要素不会致病,还要加上其他诱因,归纳效果才构成癌症;也阐明遗传可因环境改动而改动。有宗族史的人,更应注重进步免疫功用,和相应的防止措施,到达防止意图。

鼻咽癌是指发生于,鼻咽粘膜的恶性肿瘤。中国的广东、广西、福建、湖南等地为多发区。因为各种物理化学生物,要素的影响癌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鼻咽癌确实与遗传要素有关,因此很多人现已得了,鼻咽癌是不是会遗传子孙。事实上鼻咽癌合适,多种要素有关的。感染EB病毒与,鼻咽癌有显着联系、还有饮食要素等。

鼻咽癌的病因还有,防止吸入有害气体,如空气中的石棉、镍、被迫吸烟、放射线等。除被迫吸烟,其它均与出产环境污染有关,故有必要保护环境不被污染。还要加强自己防护。咱们要注意防止其他诱因,仅有遗传要素不会得鼻咽癌的。

上文介绍到了鼻咽癌疾病的发生诱因以及发病的各项要素。相信对于鼻咽癌是否遗传,大家已经有了了解。所以,不要过多的注重鼻咽癌带来的危害,应该是平常的生活多注意鼻咽癌的预防,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以及家人都能健康生活。

相关推荐

耳闷堵感是不是鼻咽癌
耳闷堵感不一定是鼻咽癌,但是有部分鼻癌的患者是有耳闷堵感的。主要是由于鼻咽癌的肿瘤组织长在鼻咽部,侵犯或者是压迫了咽鼓管,这时候导致了咽鼓管功能的异常,不能调节中耳压力,导致中耳形成负压状态,这时候病人会出现耳闷的情况,比较严重的,也可以导致中耳有渗出,形成中耳炎。所以当有耳朵闷堵感的时候,一定要尽早到医院就诊,通常首先通过鼻内镜来检查鼻咽部,看咽鼓管周围是否有肿瘤,或者是其他的组织增生压迫,同时要做听力的检查,要看中耳听力是否受到了影响。还有一些病人,耳朵闷堵感可能是由于鼻炎,鼻窦炎等引起,通过明确病因以后,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如果是由于鼻炎、鼻窦炎,经过抗感染的治疗,通常鼻炎、鼻窦炎好了之后,闷堵感就会消失,如果是咽部的腺样体肥大,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如果真是由鼻咽癌,引起的耳朵闷堵感,通过明确诊断以后,进行放射治疗,部分病人耳闷堵感也会消失。
语音时长 01:44

2021-06-25

71644次收听

02:08
经常抠鼻子会得鼻癌吗
经常抠鼻子,不会得鼻癌,但是经常抠鼻子,会引起鼻前庭皮肤的炎症,叫做鼻前庭炎,不主张经常抠鼻子,防止将细菌带到鼻子里。鼻癌的原因并不是由于抠鼻子所造成的,鼻腔、鼻窦的恶性肿瘤,与吸烟、饮酒以及刺激性的气味有关系,但是至今病因并不是很明确。鼻腔、鼻窦的恶性肿瘤主要的表现是反复的鼻出血、鼻堵,到晚期的时候,会出现头痛、周围组织侵犯的症状等。鼻腔、鼻窦的恶性肿瘤,与抠鼻子没有直接的关系,主要治疗是手术治疗,以及加上放疗和化疗,早期发现、早期诊断非常重要。
02:13
鼻炎会变成鼻癌吗
鼻炎是属于慢性炎症,或者是变态反应,而鼻癌属于恶性肿瘤,这两者有质的区别,所以鼻炎一般不会变成鼻癌。鼻炎一般会有鼻塞、流鼻涕、鼻子痒、打喷嚏等症状。鼻癌通常早期可无任何症状,逐渐发展加重,可出现鼻塞,可能会伴有鼻子出血。另外,鼻癌还有可能伴有头痛、眼眶痛等症状,甚至会侵犯到面颊部,导致面颊部及硬腭的肿物。另外,还有可能会导致颈部淋巴结肿大。而鼻炎一般不会有面颊部及硬腭肿胀,或严重的鼻出血。鼻炎一般通过鼻喷激素及鼻腔冲洗,即可较好缓解症状,而鼻癌通常需考虑手术加放疗来治疗。
02:16
鼻咽恶性肿瘤能痊愈吗
鼻咽恶性肿瘤,有些人是完全可以痊愈的。鼻咽癌的预后就是能否痊愈,其实最主要是看是早期的还是晚期的,当然跟恶性程度也是有关系的。鼻咽癌大部分都是未分化的或者低分化的鳞癌,如果发现的比较早的话,简单地做放疗大部分病人就能够达到根治的效果。现在鼻咽癌特别是早期的鼻咽癌,经过放疗以后5年的生存率可能达到百分之八九十,这么高的生存率就意味着很多鼻咽癌的病人都能够达到痊愈的效果。当然如果是发现的比较晚,已经出现了颈部淋巴结转移,局部破坏骨头,长到脑子里面去了,预后肯定要差一些。
02:09
喉镜能检查出什么病
喉镜主要指纤维电子喉镜,可通过光导纤维的软镜体从鼻腔或口腔进入口咽、下咽和喉腔,可以检查到鼻咽部、口咽部及下咽部。喉部的所有病变在鼻咽部,纤维镜可看到鼻咽部的良性肿物,比如腺样体增生及鼻咽部的囊肿,或者是鼻咽部的炎症,鼻咽癌也可通过喉镜检查出来。在口咽部到下咽部可看到下咽侧壁的肿瘤,或者是咽部的炎症,也可看到下咽癌。发生在梨状窝咽后壁或环后的癌症,都可通过喉镜检查出来。喉部的病变同样可以通过喉镜看出,另外,会咽部的病变也可通过喉镜查出来。
鼻塞、耳鸣可能是鼻咽癌所致的吗
许多疾病的早期症状往往是轻浅的、不明显的,因此多不引起患者重视,从而导致未能早期发现。鼻咽癌也是这样的一种疾病,由于其发病隐匿,不易早期发现,预后不佳。
4类吃法能有效预防鼻咽癌
在日常生活中,多吃些苦的、酸的、素的、生的,这样可以预防鼻咽癌的发生。苦瓜、杏子及野菜这类苦味食品是维生素B12的来源,对癌细胞有很强大的杀伤力。酸味水果富含很多维生素C,有抵抗癌细胞的作用。
得鼻咽癌的并发症有哪些
在鼻咽癌的刚开始发病的时候,大多数鼻咽癌的常见并发症被人们所忽视,致使疾病加重后才被我们发现,这样对疾病的治疗是十分不利的。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早一点发现鼻咽癌,并进行及时治疗。那么得鼻咽癌的并发症有哪些?
鼻咽癌的好发人群有哪些
鼻咽癌有一定家族遗传倾向,感染新型人类疱疹病毒、喜食腌制食物、生活在鼻咽癌高发地区的人是鼻咽癌的好发人群。
鼻咽癌是怎么引起的
鼻咽癌是产生于鼻咽腔顶部或者侧壁的恶性肿瘤,发病区集中在我国南方和一些东南亚国家。鼻咽癌的产生与许多因素有关。常见的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饮食因素以及病毒因素。一、遗传因素:患有鼻咽癌的患者往往存在家族史。有一种家族聚集现象。二、环境因素:生活在有害气体聚集,粉尘污染严重的地区,会对鼻咽部产生较强的刺激,诱发鼻咽癌。三、饮食因素:有些人喜欢吃腌制或者熏制品,摄入大量亚硝酸盐,鼻咽部细胞在刺激下,变异率提高,患有鼻咽癌的几率增加。四、病毒因素:被EB病毒感染更容易患有鼻咽癌。但并非感染EB病毒就会患有鼻咽癌。鼻咽癌会出现鼻部出血、鼻塞等症状。临床上一般采用放射治疗和手术治疗,但是都存在一定副作用。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口服氮芥、环磷酰胺等药物辅助治疗。出门注意保暖,戴好口罩。
语音时长 01:28

2019-12-17

50941次收听

鼻咽炎和鼻咽癌的区别
鼻咽炎和鼻咽癌有较大的区别。首先,二者的疾病类型不同,鼻咽炎是一种炎性反应,而鼻咽癌是恶性肿瘤。导致疾病的原因也不同,鼻咽炎往往是因为粉尘或者有害气体的刺激。而鼻咽癌和遗传因素、个人饮食习惯、感染EB病毒等有关。临床上,鼻咽炎患者会感觉鼻咽黏膜干燥,鼻涕倒流,有些会出现耳鸣、耳闷的症状。鼻咽癌患者通常是感觉鼻塞、鼻痛,有些患者会出现鼻部出血的情况。鼻咽癌患者往往有比较明显的耳闷、耳鸣症状。在治疗上,鼻咽炎治疗相对容易,而鼻咽癌治疗存在一定的困难。鼻咽炎对身体影响相对较小,鼻咽癌在转移后,还会影响其他身体部位健康。治疗方法上,对鼻咽炎患者选择抗生素、静脉注射、雾化等方法治疗。鼻咽癌患者需要接受放射治疗或者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20

2019-12-17

61627次收听

痰里带血怎么办
痰中带血的情况比较多,首先要积极找出病因才能够对因治疗。痰中带血可见于多种急、慢性呼吸道炎症、肺实质炎症,如肺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结核等疾病。另外,肺循环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也可能会出现痰中带血的情况,如肺动脉高压、肺栓塞、肺心病、心力衰竭等;血液系统疾病,如凝血功能障碍以及血小板减少;传染性疾病、系统性疾病也有可能会出现痰中带血的情况;比较少见的有牙龈出血、口腔黏膜出血,也有可能会表现为痰中带血,还有鼻腔出血回吸后会出现痰中带血。临床常见的有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和肺癌引起的痰中带血,这种情况一般需要完善胸部CT检查、电子支气管镜检查,进一步明确出血的部位以及出血的原因。痰中带血可以口服云南白药胶囊止血,关键是找出痰血原因。
语音时长 01:26

2019-12-06

59318次收听

鼻咽癌应该如何治疗
鼻咽癌在治疗方面并不适宜使用药物治疗,一般在临床上多采取手术治疗、化疗以及放疗、质子治疗等方法,这些方法可单独的使用,也可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多种方法同时进行。比如在手术治疗之后,可以结合适当的化疗或者是放疗作为辅助性治疗手段消除癌症,避免癌症进一步扩散。
鼻咽癌有哪些治疗方法
鼻咽癌是一个低分化为主的肿瘤,治疗方法一般以放化疗为主,再结合一些靶向药进行治疗。对于放化疗效果不敏感的患者,才采取内镜下鼻咽部鼻咽癌肿物切除的手术治疗。鼻咽癌的患者一定要选择正规医院,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语音时长 01:02

2018-06-13

56933次收听

01:41
鼻咽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鼻咽癌多高发于我国的南方,如广西、广东及福建。当肿块堵塞或压迫咽鼓管咽口,可引起耳堵,或伴有鼓室积液;当肿瘤表面破溃,会出现鼻塞、鼻出血。由于鼻咽位置隐蔽,且早期症状较为复杂,容易与分泌性中耳炎混淆,必须要提高警惕,及早治疗。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