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茯苓陈皮能长期喝吗

发布时间:2021-05-1621537次浏览

茯苓陈皮一般不能长期喝。茯苓可以利水渗湿以及宁心安神,而陈皮主要的作用就是理气健脾和燥湿化痰,对各种疾病的治疗都有作用。但如果长期饮用,有可能会引起身体不适。

现在的人都特别注重养生,平时都会喝一些养生茶。这些养生茶大都是用各种中药材冲泡而成的,比如说用茯苓和陈皮冲泡,对身体健康有好处。那么茯苓陈皮能长期喝吗?

一、茯苓陈皮能长期喝吗

茯苓和陈皮是不可以长期喝的。茯苓主要的作用就是利水渗湿,也可以宁心安神,还具有健脾养胃,抗菌消炎以及降血糖的效果,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水肿尿少,惊悸不安,脾虚食少等症状。陈皮的主要作用是理气健脾和燥湿化痰,可改善咳嗽痰多或者胃脘胀痛。虽然这两种中药材的功效都比较强,对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也有很好的作用,但却不适合长期饮用,否则会引起身体不适,影响健康。

二、茯苓陈皮长期喝的坏处

1.导致尿频
茯苓陈皮泡的茶具有很好的利尿作用,能够改善小便不利和身体水肿的现象。但如果长期大量喝,有可能会造成尿频,这会给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带来麻烦,而且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严重了还有可能会造成元气损伤。
2.加重肾虚
对于肾虚的患者来说,适当的喝茯苓陈皮茶是有好处的。但如果长期大量的喝,有可能会使肾虚的症状加重,这样容易造成身体免疫力下降。对于男性来说会影响生殖功能,出现滑精、遗精等现象。

相关推荐

02:02
肝肾阴虚吃什么中成药
肝肾阴虚可以服用坤宝丸等中成药,对调理肝肾阴虚的症状有不错的效果。坤宝丸由枸杞子、地黄、酸枣仁、珍珠母、石斛、麦冬、南沙参、当归等23味中药材配伍组成。方中的枸杞子性平,味甘,具有补肾养肝、益精明目、壮筋骨、除腰痛、久服能益寿延年等功用。地黄甘重于苦,质润甘滋,苦寒清泄。入心、肝经,清热凉血而除烦止血;入肾经,滋阴生津。全方配伍具有滋补肝肾、镇静安神、养血通络的作用,对缓解潮热多汗、失眠健忘、心烦易怒等肝肾阴虚症状,有比较好的改善效果。
体寒有哪些症状?
体寒的患者常有畏寒怕冷、怕吹风、喜暖喜热、腹泻便溏、四肢冰冷等症状。体寒主要是因为体内阳气不足,内部阴气过盛,导致阴阳失调。人体对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功能减弱,以致身体对热量吸收减少,身体呈寒性。建议体寒的患者饮食上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少吃生冷食物,勿贪凉饮冷,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能吃太多油腻的东西,避免涉水淋雨,以免湿邪外入或内生。注意保暖,天气变化时及时增减衣物。适度锻炼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此外,患者还可以艾灸、拔罐、刮痧等中医外治来驱除寒气。症状严重的患者建议去正规医院,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服用中药汤剂进行调理
语音时长 01:17

2022-08-18

13892次收听

02:02
心火旺吃什么药
心火旺盛是一种中医证候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具有清心降压、解热镇静功效的牛黄,具有祛风散热的柴胡、防风;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黄芩等中草药。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中成药进行治疗,如牛黄清心丸,具有益气养血、镇静安神、化痰熄风的功效,还有解热、镇静、改善心脑功能、治疗心烦不宁的功效。除用药外,患者应保持良好心态,控制烦躁情绪,避免思虑过多等,适当调节生活节奏,对缓解心火旺盛也有不错的效果。
中医纳差的辨症分型有什么
中医纳差有饮食停滞、身体或脾胃虚弱、肝火犯胃等不同原因引起的分型。饮食停滞和身体、脾胃虚弱都可以引起纳差,饮食停滞多见于小儿,如吃得太多,吃多了就停食了,就容易导致纳差,不想吃饭,但是更常见的是脾胃虚弱,脾胃虚弱有很多原因,比如说手术以后伤了脾胃也可以引起纳差。还有肝火犯胃也可引起纳差,比如特别着急上火时就没有食欲,高兴时食欲就比较旺盛,中医认为叫肝火犯胃引起的纳差。这几型纳差服用中药效果还是不错的,都可以改善纳差的症状,常用的治疗纳差的方药焦三仙,就是焦神曲、焦山楂、焦麦芽,还有炒谷芽、鸡内金等。
语音时长 01:06

2021-12-30

56256次收听

有哪些去湿气的好办法
体内湿气不重时,食疗对祛湿有一定的帮助,常见的食疗方有薏米红豆汤、冬瓜排骨汤、健脾祛湿汤、玉米须汤等,在烹饪苦瓜、生菜等凉性蔬菜时,最好加些葱、姜,来减轻寒凉之性。少吃西瓜、梨等凉性水果以及生鱼片、冰淇淋等生冷食物。当症状比较重时,建议运用中医中药来调理。中医认为,产生湿气的根源在于脾虚,所以在祛湿的时候,以健脾运化为主,配合利水渗湿,为服用方便可以选择一些中成药,比如参苓健脾胃颗粒,具有补脾健胃、补气利湿的功效,长期服用能有效祛除脾胃虚弱引起的体内湿气。艾灸也有较好的祛湿效果,平常可以艾灸中脘、足三里等穴位,每天10~15分钟。
语音时长 01:11

2021-11-10

23197次收听

热毒一般有什么症状
热毒就是热邪在体内存留的时间比较久了以后,损伤了人体的气血以后,导致了人体气血运行不畅的时候,一种病理的表现叫热毒。热毒本身并不是外邪之一,中医认为外邪就是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在六淫当中,风、寒、暑、湿、燥、火,火跟热毒是有关系的。火邪在自然界主要在夏天,尤其是暑天的大暑、小暑,天气炎热季节的时候。热邪或者暑邪如果侵入到人体以后,导致人体的气血运行不畅,出现了气滞血瘀的时候,异状表现为发烧,甚至高烧不退,甚至伴有人体神志的改变,也就是中医说热邪侵犯心包。中医当中有一个很有名的说法叫温邪上受、逆传心包,也就是自然界的热邪侵入人体以后,引起了心主血脉的功能下降、失调,出现了气滞血瘀。同时也出现了心主神明功能的失常的时候,这种情况就是热毒。因此,热毒的症状一个就是全身症状,就是发烧,甚至高烧不退。另外伴有神昏谵语、谵妄,甚至会出现抽搐情况。另外,热毒如果停留于人体的某个器官或者人体经络的某一部分,出现了高烧、局部的红肿、热痛、化脓的情况,也叫热毒。
语音时长 02:22

2021-11-05

66079次收听

女生背部刮痧的好处有哪些
男性是以气为主的,女性是以血为主的,男性是偏阳气偏盛,因为以气为主。另外,女性是以血为主,血为阴,气为阳。血为阴,所以女性的体质一般都是偏寒,很多女生容易出现手脚发凉,另外可能还会出现一些痛经,出现小肚子发凉,尤其在经期的时候,出现小肚子发凉这种表现。另外,还有抵抗力下降,不耐风寒,在寒冷的季节或者在空气温度比较低的环境里面容易感冒,出现咳嗽,流清鼻涕等,这都是女性的或者女生体质偏寒的表现。足阳明胃经是一个多气,多血的脏腑和经络,另外,足太阳膀胱经是主管人体的一身的阳气,也就是说足太阳膀胱经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地方,最旺盛的一条经络,也主管着人体的一身阳气的盛衰。如果足太阳膀胱经经络不通,就会影响到人体的阳气的运行,体质就更加偏寒,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部位就在人体的背部,对背部进行按摩或者是进行刮痧,在刮痧的时候往往用一些稍微热一点的刮痧油,背部刮痧就能够疏通背部的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络,就能够驱除女生身体的寒气,使得女生更加健康。
语音时长 02:06

2021-11-05

62452次收听

01:35
特别怕热爱出汗是什么原因
特别怕热爱出汗是一种阴虚的表现,阴虚内热的一个主要症状就是五心烦热。别人觉得这屋子里不热,阴虚的患者就老觉得屋子很热,要开空调开到很低的温度。刚刚出现特别怕热爱出汗的症状应该进行中医中药的干预治疗。中医讲究早期治疗,截断病势。
02:06
湿气重运动可以排湿吗
运动和排湿气没有直接关联。湿气重的表现有身体困重、舌苔白腻、脉象濡滑等现象。湿气重的病人也可能会涉及到脾胃的毛病,脾胃湿困会出现脘闷,肚子胀,不想吃饭,或者出现便溏等等症状。运动和去湿气没有直接的关系,汗意的湿和湿气的湿不能一概而论,但是运动有助于身体所有的健康,可以健脾健胃,有助于通过健脾健胃来排除湿气,而不是直接的出汗就能排湿气,对于去湿气也有一定的关联作用。
02:16
免疫力低下的表现
免疫力低下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容易生病,由于各种原因使人体的免疫系统不能正常发挥原本的作用,使原本的功能开始下降,甚至不能抵抗病毒细菌,非常容易招致细菌、病毒、真菌等等,外来侵袭物的感染,导致我们这个患病的几率大大增加,尤其是增加了患呼吸道和胃肠道疾病的几率。那么免疫力低下的人,还容易出现劳累精神。甚至出现体质虚弱,影响营养的吸收,导致营养不良。有一些病人还可以会出现这个睡眠的障碍,影响我们整个神经系统。那么,如果儿童长此以往,会导致身体和智力发育不良,成年人则容易诱发重大的疾病。
腹贴真能减肥吗
专业腹贴有减肥的效果,但是一定要注意选择中药肚脐贴。因为中药肚脐贴有减肥效果,也更加安全,中药肚脐贴含有白术,茯苓,荷叶药物等等,可以健胃脾,除湿,消除人体水肿,起到利尿减肥功能。要注意想要减肥不能只依靠腹贴,要合理饮食,搭配运动。
中医解读枸杞喝的作用
枸杞,是目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养生品,而喝枸杞水也成了很多人喜欢的一个养生方式,从中医来解读,喝枸杞可以滋阴明目,降肝火,有利于睡眠,改善体质、御寒、润肺抗燥等作用。
绞股蓝泡水喝的功效
绞股蓝是常见的中草药,具有诸多功效,比如说它可以降血脂、调血压、防止心脑血管疾病,对于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等三高人群有着极佳的好处。绞股蓝多吃也有助于稳定睡眠质量,缓解衰老过程,提高我们自身的免疫力。
杞菊地黄丸的禁忌
很多人士都知道杞菊地黄丸是治疗疾病的药物,其基本成分是枸杞,它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在患者服用之后可以补气、强精,还有滋补肝肾、延缓衰老等诸多功效。但是杞菊地黄丸也有一定的服用禁忌,比如孕妇、感冒患者等一般是提倡服用的,这一点患者必须注意。
拔火罐的方法是什么
说到拔火罐,着这里再多说几句,找我治过病或者看过关于我治病报道的人,应该都知道我比较喜欢给病人拔火罐。而且是在传统拔罐的技术上加上了自己一点小小的创新,也就是拔罐集刮痧、按摩、火罐于一体。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