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川崎病的概述有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1026482次浏览

川崎病在我们生活中屡见不鲜,所以我们要对此病提高警惕,防止川崎病的到来,伤害到了很多的患儿,会有高热的症状出现,该病是应当引起朋友们关注的,我们要将此病的特点重视起来才可以,往下看认识一下川崎病的概述有什么。

川崎病有以下两个特点:

1、高烧持续不退,川崎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发生在冬季。其首发症状是发烧,身上伴发有红点,所以常常会被误诊为感冒麻疹或猩红热。但川崎病在症状上同感冒是有区别的,不像感冒那样咳嗽、打喷嚏、流鼻涕。一般的感冒发烧3天后症状就会缓解,体温也开始下降,但川崎病持续高烧,体温在38℃~39℃之间,发烧可持续5天以上。

川崎病发烧两天左右时,全身会出现各种大小不等的红色斑疹,嘴唇发干而有裂纹,口中黏膜发红,舌头上长出红色的小疙瘩,十分像新鲜杨梅的“刺”,称杨梅舌。两眼充血、发红,手脚关节发硬、肿胀,指(趾)处可见红斑,体温下降后,手脚尤其接近指(趾)甲部位的皮肤会有片状脱皮。

颈部双侧和颌下淋巴结肿大。在感冒的高发期,如果孩子发烧,特别是持续高烧不退或有上述症状,家长不要以为只是一般的感冒,自己随便给孩子吃些抗感冒的药,要考虑可能是川崎病,尽快带孩子到医院检查诊治。

2、真正的危险在脏器损害,川崎病对儿童的危害并不在于发烧、出皮疹以及淋巴结肿大等外在症状,而在于对心脏等脏器的危害。部分川崎病患儿可并发心、脑、肝、肺、肾等多脏器损害,其中心血管损害最为突出,大多发生于发病后2~3周,可持续数月到数年。

大家了解到了以上的这些知识之后,认识到了川崎病的特点有哪些了,川崎病是目前来看危害性特别强的,我们要正确的了解一些川崎病的知识,而且需要进行川崎病的预防才可以,多关注孩子的身体变化,出现了此病的症状要及早治疗。

相关推荐

01:23
小孩得川崎病会传染吗
儿童川崎病不会传染。川崎病又称为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以全身中小动脉炎性病变为主要病理特征,不属于传染病。约15~20%未经治疗的患儿发生冠状动脉损害。病学资料提示有多种病原体的存在,比如立克次体、葡萄球菌、链球菌或者支原体的感染等等一些比较常见的病毒,有可能会引起川崎病,但是都未进行证实。川崎病的病因不明,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宝贝反复发烧一般几天能治好
宝贝反复发烧几天能好,主要取决于宝宝的病情,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一、如果只是轻微的感冒所导致的发烧,一般情况下在积极治疗以后,一个星期以内宝宝的病情就会有所好转。二、如果是由于严重的支气管炎,甚至是肺部出现炎症等情况的时候,宝宝发烧的症状可能需要持续一个星期以上。三、如果宝宝是患上了川崎病所导致的发烧,这种情况一般是需要治疗两周左右的时间,宝宝才能基本痊愈。四、如果宝宝患上了最近几年比较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现了反复发烧的情况,具体恢复的时间就会比较长。所以不同的疾病所引起的宝宝的反复发烧,痊愈的时间是完全不同的。不过痊愈的时间,也跟宝宝自身的体质有关系。当宝宝的体质比较好,可能恢复的时间就比体质弱的宝宝要更快。但是不论是何种疾病,导致的宝宝出现反复的发烧,都需要家长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治疗。对于发烧三天以上的情况,还需要做一下血常规等检查项目,来明确宝宝发烧的具体病因。家长在照顾年幼宝宝的时候,应当时刻关注宝宝的体温,天气转凉时应当适时的添加衣裳,同时在饮食上,多给宝宝吃一些健康的食物,多喝牛奶,增强宝宝的体质。对于适龄儿童,还应当多鼓励孩子参加体育锻炼,提高宝宝的抵抗力。同时要注意宝宝的个人卫生情况,都可以很好的预防宝宝生病。
语音时长 02:28

2021-11-05

62657次收听

得了川崎病会复发吗
川崎病会复发吗?说起川崎病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川崎病又叫急性发热性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是现今社会困扰大多数人的问题,这几年得川崎病的人是越来越多了,而且反复发作,很多人都问川崎病会复发吗?今天就来给大家解答一下。
得川崎病能治愈吗
许多小孩因为自身免疫力比较弱,经常导致一些疾病的出现,发现不及时会给我们患者的身体带来更大的影响,就比如川崎病这种病,那么川崎病能治愈吗,下边一起来了解一下治疗办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川崎病有没有后遗症
川崎病有没有后遗症呢,这是家长们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都害怕疾病会给自己的孩子带来太大的危害,川崎病导致患者他们的身体健康受到了严重的侵害,此病是多发性的,家长朋友们需要将川崎病的危害了解透彻才可以,下面就为朋友们来介绍一下川崎病的相关危害,希望家长们可以重视起来。
川崎病应该如何护理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预防措施,这样才可以帮助自己远离许多疾病的威胁,就拿川崎病来说吧,一旦患上这种病一定要及时治疗,同时注意起来相关护理措施,那么川崎病应该如何护理呢,希望下边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川崎病的辅助检查有哪些
许多家长朋友都希望孩子可以健康的生活,远离各种疾病的困扰,但是仍然存在许多潜在的疾病威胁会对孩子的身体带来许多不利影响,川崎病就是这样一种,下边是关于川崎病的辅助检查的介绍,希望给大家一些帮助。
什么叫川崎病
川崎病是日本川崎富作首次在1967年的时候报道的一种疾病,所以是以他的名字而命名的,所以叫川崎病。其实真正的还有一个名字叫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引起全身中小动脉炎症的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是皮肤粘膜淋巴结的症状,比如眼睛发红、口唇干裂、杨梅舌、淋巴结肿大、手指脚趾红肿,还出现肛门或是卡疤的地方发红,以及出现皮疹。其发病年龄主要是在五岁以下的儿童比较多见,而且是婴幼儿多,还有亚裔人群比较多见。以前认为是良性疾病,但现在也越来越发现是获得性小儿心脏病疾病的发病率最高,目前是排在第一位的疾病。比如做超声心动图检查,就会发现有的小孩没有通过及时治疗,可以出现冠状动脉扩张或者严重的冠状动脉瘤,甚至在恢复期,很长的时间也可以出现冠状动脉的狭窄。甚至有些出现心梗还出现脑梗等,这种情况的预后就比较差,甚至还有死亡率的发生,但此疾病的再发生率很低,可能再发生率只有百分之零点五左右,是发生再复发的机会很少,但现在也发现有再发生的。
语音时长 01:46

2019-07-03

68405次收听

02:56
川崎病怎么治疗
治疗川崎病使用丙种球蛋白,疾病与感染之后免疫有关,在高烧时用抗生素不好情况下,用免疫球蛋白治疗,体温很快下降。丙种球蛋白使用一天即可,之后加上阿司匹林类药物,体温正常后及时减量,血生化开始正常。川崎病不经过及时治疗,导致后遗症,如冠脉扩张、冠脉瘤等。川崎病的恢复期长,在血小板上升期没有及时检查,引起心肌梗塞。使用丙种球蛋白后一年左右的时间,不能做预防接种。川崎病能得到及时的诊治,治疗效果会比较好。
什么病是川崎病
川崎病又称为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它是一种血管炎综合征,主要侵犯到全身的中小动脉血管所引起的一些病变。川崎病好发在五岁以下的幼童,男孩的发病率为女孩的1.5倍。川崎病最早是由日本的川崎富作医师于1967年首先发表,经过30多年的研究至今对这个病的病因不是太清楚,可能和感染免疫有关。最大的危害是损伤冠状动脉,是小儿冠状动脉病变的主要原因,也是成年后发生冠心病的一些潜在的危险因素。川崎病诊断主要要满足以下几点:第一是持续的高烧,39度到40度超过五天,这是诊断川崎病的必要条件。第二是急性期在手脚的末端出现红肿,第二到第四周的时候,可以在手脚掌或者是指尖或者是肛门周围产生脱皮的现象。第三会出现多形性红斑,全身可能会出现各式各样的斑疹。第四,两侧有结膜炎、结膜充血发红,通常是没有分泌物的,口腔黏膜像有草莓舌、口腔有咽喉部黏膜的充血、口唇红、干燥甚至流血。第六会有急性非化脓性的颈部淋巴结肿大,颈部淋巴结肿大是单侧或者双侧,直径超过1.5公分以上。上面所说的这几点中第二到第六条中至少要符合四项,加上如果持续高烧五天以上,并且能排除其他原因造成的类似症状的疾病,都可以诊断为川崎病。但是目前这个病涵盖的范围已经扩大,并将不典型的川崎病称为不完全性的川崎病,也列为这个川崎病范围之内。本病在亚洲或者是亚裔中儿童比较多见,其它的一些表现包括儿童注射卡介苗的部位,可能出现红肿,甚至是结痂的一些情况,血液检查出现贫血,白细胞及血小板的增多、炎性反应、血沉、C反应蛋白升高,还有出现无菌性的脓尿,这些表现也支持川崎病的可能性。其他症状还有发热、皮疹、眼睛红、口唇干燥、口唇干裂、淋巴肿、手足硬肿后脱皮、川崎表现见分明、血小板高、血沉快、冠状动脉受损害。
语音时长 03:30

2018-09-14

56752次收听

川崎病做什么检查
川崎病实验室上没有特异的实验室检查。可以做血常规、血液学的检查,血常规的白细胞数是增高的,中性粒细胞数可以增高、可有核左移、有轻度的贫血,2到3周的时候会有血小板的增高,急性炎性反应蛋白升高,免疫学检查可有血清IgG、IgA、IgM、IgE升高,心电图的检查可有ST-T段的改变,胸片可以见到有间质性的改变,超声心动图急性期可以看见有心包积液、左室扩大,二尖瓣、主动脉瓣或者是三尖瓣的反流。冠状动脉的病变有冠脉扩张、冠状动脉瘤以及冠状动脉狭窄。心电图的表现可以出现窦性心动过速,非特异性的ST-T段的改变,或者出现房室传导阻滞以及异常的Q波,冠状动脉造影。超声检查显示出冠脉瘤,或者说心电图有心肌缺血的表现时候,可以选择冠脉造影。
语音时长 01:24

2018-09-14

53315次收听

川崎病怎么护理
川崎病的护理要注意多卧床休息,饮食要清淡,补充蛋白质,平时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心电图,注意对心血管系统的防护,观察病情恢复情况,有问题及时到医院治疗。第一要注意卧床休息。急性期体温发烧的患儿应绝对卧床休息,降低机体的耗氧量、保护心肌,注意观察体温的变化以及伴随症状,及时处理。第二饮食上要给予清淡、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食或半流质,补充充足的水分,多给患儿喂水。患儿因有口腔黏膜溃疡,进食时比较痛苦,要将食物晾凉后再吃。药物治疗的同时要给患儿多喝水,最好是果汁。第三要注意休息,尤其是已发生冠状动脉损害的患儿,更需注意卧床休息。恢复期要避免体力活动,口腔、齿龈和咽喉肿痛难以进食,应给予静脉输液或给予流质饮食;患者治愈两年内应随访检查,定期复查心电图、胸片及超声心动图;对于皮肤粘膜要密切观察皮肤粘膜病情变化、保持皮肤粘膜清洁,每天用柔软的毛巾或纱布擦洗孩子的皮肤,注意切勿擦伤;每次大便后要清洗臀部;剪短指甲保持清洁,以避免抓伤皮肤,脱皮的地方不可撕破以免引起皮肤的感染;衣服的质地要柔软且清洁,避免穿着不透气的化纤布料;每天用1%到4%的硼酸水棉球擦洗双眼,必要时候涂抗生素眼膏;保持口腔清洁,鼓励孩子勤漱口;口唇干燥时可以涂抹唇油或金霉素鱼肝油。第四是心血管系统的护理,注意观察患儿有没有心血管损害、面色苍白、精神萎靡、脉搏加快等症状,一旦发现要及时就医。第五要定期复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恢复期会发生冠状动脉瘤,可能有血栓形成或心肌梗死的发生,应及时诊治。
语音时长 02:56

2018-09-14

57523次收听

03:57
川崎病是什么病
一般情况下,川崎病也可以称为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是属于一种血管炎综合征,是通过侵犯患者全身中小型血管,从而引起的病变。川崎病最早是由日本的川崎富作医师,于1967年首先发表。但是,至今仍然无法了解川崎病的发病原因。引起川崎病的原因,可能和感染或者是免疫反应有关系。川崎病的最大危害是可以造成冠状动脉的损害,川崎病是小儿冠状动脉病变的主要原因,也是成年以后发生冠心病的潜在危险因素。通常情况下,川崎病患者在临床上的表现可以有发热、皮疹、颈部非脓性淋巴结肿大、眼结合膜充血、口腔黏膜弥漫充血、杨梅舌、掌跖红斑、手足硬性水肿等。由于本病可以发生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而引起人们重视,未经治疗的患儿发生率达20%~25%。
02:03
川崎病怎么检查
对于患有川崎病的病人,并没有特异的实验室检查。通常情况下,川崎病患者可以进行血常规,以及血液学的检查。当川崎病的患者进行免疫学检查的时候,可以出现血清IgG、IgA、IgM、IgE升高的情况。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的时候,可以出现ST-T段的改变。川崎病患者的胸片,可以见到有间质性的改变。川崎病患者如果进行超声心动图的检查,在急性期可以看见有心包积液、左室扩大,二尖瓣、主动脉瓣或者是三尖瓣的反流。冠状动脉的病变有冠脉扩张、冠状动脉瘤以及冠状动脉狭窄。心电图的表现可以出现窦性心动过速,非特异性的ST-T段的改变,或者出现房室传导阻滞以及异常的Q波,冠状动脉造影。超声检查显示出冠脉瘤,或者说心电图有心肌缺血的表现时候,可以选择冠脉造影。
03:50
川崎病分期
通常川崎病可以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以及恢复期。1.川崎病患者在急性期的临床表现,可以有很多,包括发热、四肢末端表现、川崎病皮疹、川崎病眼部表现、川崎病口唇表现,以及川崎病淋巴结肿大。2.川崎病的亚急性期,在发病病程的第11天到21天,这时候宝宝可以出现体温下降的情况,症状也可以得到缓解。患者的指趾端出现脱皮的现象,血小板可以升高;有些川崎病的重症病例,可以出现发烧,发生冠状动脉瘤。另外,患者也可以发生动脉瘤破裂,以及心梗的表现。3.恢复期,恢复期病程,一般在21到60天。通常在这个时候,患者的临床症状消退,身体逐渐恢复。有的因为冠脉瘤可以发展成冠脉狭窄或者是发生缺血或者心梗,少数严重的有冠脉瘤迁延数年,遗留有冠脉狭窄或者阻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