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感染乙肝的3种途径
医务人员长期与乙肝患者密切接触,接触乙肝病毒污染物的机会多余其他传染病,感染乙肝的途径主要包括被污染的医疗器械刺伤、皮肤破损后接触到被污染血液及体液、密切接触乙肝患者感染。
1、被污染的医疗器械刺伤
被污染的医疗器械、注射器、手术器械、针头、针灸针、注射针、剃刀等划破易感者皮肤均可引起乙肝病毒感染,危险性极高。美国、英国、比利时等国均报道过与针刺有关的乙肝感染,甚至乙肝爆发的情况。
2、皮肤破损后接触到被污染血液及体液
主要由于皮肤破损污染及针刺或其他外伤后接触乙肝病人体液感染乙肝病毒,如:血液、唾液、精液、经血、乳汁、尿液、产妇羊水、泪液、汗液等。有研究报道,即使微量血液进入易感者体内即可造成感染。
3、密切接触乙肝患者感染
医务人员在对乙肝患者做各种护理过程中也可感染乙肝病毒,包括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导尿、灌肠等,接触病人各种分泌物、排泄物可在手指甲床、指甲内留有污染物尤其皮肤黏膜有破损及皲裂,增加感染机会。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乙肝25阳性是乙肝吗
- 2 乙肝是怎么产生的
- 3 乙肝怎么来的
- 4 乙肝怎么产生
- 5 大家是怎么得乙肝的
- 6 乙肝是怎么得的
- 7 什么是乙肝
- 8 急性乙肝和慢性乙肝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