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胆囊癌早期如何治疗

发布时间:2020-12-1027494次浏览

化疗是临床治疗肿瘤常用的方法之一,胆囊癌治疗也不例外。临床医生应用化疗药物治疗胆囊癌是由于化疗药物能杀死或杀伤增长较快的恶性细胞。然而,化疗药物一般都是毒性比较大的一类药物。

胆囊癌治疗药物区分正常细胞与恶性细胞的能力不强,对正常细胞也有毒害,会引起明显不良反应。有的人认为在胆囊癌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化疗反应越大说明疗效越好,是这样的吗?

胆囊癌治疗药物中,有些药物如氮芥、环磷酰胺、阿霉素等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疗效也会提高,而且还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恶性细胞的耐药性。当然,化疗药物的剂量加大,不良反应也就增加,从这个观点看,似乎不良反应越大,化疗效果越好有一定道理。

但是,肿瘤专家提醒:有些胆囊癌治疗如博莱霉素、长春新碱、平阳霉素、优福啶、哺氟啶等药物,当超出一定剂量范围后,疗效并不增加,毒性反应则明显增加。此外,随着胆囊癌治疗辅助用药的进步,药物副作用所带来的问题得以尽可能地解决,例如化疗药物引起的外周血白细胞减少,通过在应用化疗药物后加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如吉粒芬、惠尔血、格拉诺赛特等,白细胞降低的副作用并不明显,而且还能允许化疗药物的剂量增加,使疗效提高;又如大剂量顺铂化疗由于使用了枢复宁这一类止吐药物,呕吐的副作用并不强烈,而疗效比小剂量顺铂明显提高。

临床一般配合人参皂苷RH2、希罗达卡培他滨片、吉春振源片改善胆囊癌治疗所致的毒副反应,如恶心、呕吐、疲劳、感染、出血、脱发、胃口不好和睡眠不佳等,增强患者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减少感染机会,增加病人组织器官对化疗的耐受性。对抗化疗对外周血细胞造成的伤害,对骨髓造血功能也具有明显的保护和促进作用。

因此,胆囊癌治疗疗效应根据具体药物,具体化疗方法,是否合并应用辅助用药等而定。单纯的说胆囊癌化疗的不良反应越大,疗效越好的说法并不完全正确。原则上应该是通过化疗获得最大疗效,并且尽可能把胆囊癌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降至最低点。

相关推荐

以为是普通肚子痛,最终确告诉我是胆囊癌
患者自诉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痛,断断续续的发作,疼痛局限于腹部未向其他部位放射,同时伴有眼睛巩膜、皮肤黄染5天,没有恶心,畏寒、发热等症状,可耐受,为明确病因、治疗就诊于我院,经检查诊断为胆囊癌并肝门部胆管转移、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收入我院进行治疗。
早期胆囊癌要放疗吗
早期胆囊癌患者不需要放疗。由于患者处于早期病程阶段,病灶比较局限,没有明显的转移情况,通过积极手术,将胆囊切除,就可以达到治愈目的。对于中晚期患者来说,由于存在局部浸润转移、淋巴途径转移、血运途径转移,在手术切除病变组织后,可以对转移病灶进行局部放疗,进一步巩固手术效果,提高患者治疗疗效。并且,由于胆囊癌病变的特殊性,对于放化疗治疗都不是特别敏感,所以,对于确诊的胆囊癌患者来说,无论患者处于病程阶段的哪个时期,都应该积极手术治疗,降低病变对患者的影响。
语音时长 01:08

2020-12-23

99210次收听

胆囊癌发热的危害
胆囊结石胆囊癌与胆结石有着密切关系,欧美国家胆囊癌病人合并胆囊结石达54.3%~100%,国内为20%~82.6%。从胆结石角度看,胆石症患者中有1.5%~6.3%合并胆囊癌。还有研究显示,胆结石患者比无结石者的胆囊癌发病危险性增加4~5倍,胆结石发作年龄越早胆囊癌发病的危险越大。
胆囊癌各期症状表现
胆囊癌患者各个时期的症状表现都是什么样的?胆囊癌是源发于胆囊的恶性肿瘤,发病时常与胆囊良性疾患并存,容易被患者忽视,造成误诊漏诊现象,最终容易导致病情恶化到晚期,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及早了解胆囊癌的症状表现,对患者病情的治疗意义重大!
胆囊癌威胁患者生命
癌症虽然现在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可怕,不是不治之症了,但是许多人还是谈癌色变,一旦患上癌症最担心的就是自己还能活多久的问题。生命是宝贵的,因此大家都非常珍惜,尤其是得了病之后更是知道生命的宝贵。
胆囊癌复查需要做那些检查
胆囊癌是常见的肿瘤疾病,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其发病率还在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人们的健康受到了胆囊癌的严重威胁,那么,胆囊癌复查需要做那些检查呢,相信很多朋友都不了解,针对这一问题,下面就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吧。
胆囊癌早期能治愈吗
早期的胆囊癌可以治愈,治愈的方法也是唯一的方法是手术。一方面是做胆囊的根治术是切除胆囊。同时要切除附属的一些脏器包括胆管、包括肝叶部分肝叶、包括肝、十二指肠韧带的淋巴结、包括肝肾间隙的腹膜、脂肪组织和淋巴结,只有在根治性切除的情况,胆囊癌早期有可能达到治愈。目前统计数据对于早期胆癌或在胆囊结石意外性的胆囊手术过程中的存活率,目前十年的存活率都非常高,但如果一旦到了中晚期,即便能部分接受手术的患者,他的存活率都非常得低。且没有很好的放疗、化疗的方案。对于早期胆囊癌通过手术治疗后五年到十年,即使有复发那么可以再次手术,这样还能提高新的五年的存活率,因此胆囊癌一定强调早期诊断或在胆囊良性疾病的同时,高度警惕早期胆囊癌或隐匿性胆囊癌或意外性胆囊癌发生。这样可以综合判断。同时对于胆囊癌早期手后,要强调定期预防、定期随访进行影像学的检查和肿瘤标志物的筛查,防止肿瘤的复发延缓到中晚期丧失了再手术的机会。
语音时长 02:01

2020-03-05

62298次收听

胆囊癌中医的治疗方法
胆囊癌目前唯一的治疗手段是手术治疗,但是胆囊癌的预后极其的凶险,生存质量太低。所以说大家也在尝试着用其他的一些辅助治疗。在中国胆囊癌有个独特的治疗方案,就是中医中药,这些在胆囊癌的治疗当中相对比较广泛,但是缺乏一个标准的疗效的判定,缺乏一个标准的治疗方案。中医中药方面,所以说大家尽可能的在正规的中医院来接受这种正规的中医治疗,但在西方的确也开始引进了一些中医中药,对晚期的胆囊癌病人进行辅助治疗,比如说用针灸来治疗胆囊癌晚期的疼痛问题,在西方取得一定疗效,在中国也比较广泛的应用其他的像汤剂、烷剂以及一些理疗性的中医中药治疗。在中国大有市场,都有它一定的疗效,但是还是强调在正规医院里,接受这种规范性的中医中药的治疗包括针灸的治疗,但是的确目前中医中药在胆囊癌治疗也是处于一种辅助的地位,还不能取代手术的根治的效果。
语音时长 01:10

2020-03-02

55443次收听

02:42
胆囊癌根治术风险
患有胆囊癌手术后有可能会导致出现一些消化道问题,继发性腹腔感染已及一些其他的并发症。如果是单纯胆囊切除,若胆道损伤会导致术后黄疸在腹腔内感染,残余胆管代偿能力不佳,可能会引起胆汁浓度过低,会导致消化道功能出现问题,如腹胀、腹泻等。如果切除范围较大,该情况的并发症可能更多,如胆瘘、腹腔感染、胰瘘、继发性腹腔感染等,甚至可导致腹腔内大出血以及感染中毒性休克。若并发症影响到胃肠道,可能出现胃肠道狭窄或肠道破损以及继发性腹腔感染。其他常见风险有术后腹腔感染、伤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胆囊切除后对身体有影响吗
胆囊切除后对身体一般没有什么影响,把胆囊切掉以后,会产生相应的变化是胆总管扩张,胆总管替代胆囊的一部分功能。胆囊的功能主要是储存胆汁,胆汁并不是由胆囊产生,而是由肝脏产生。产生以后在不进食的情况下,保存在胆囊里面进行浓缩的功能。肝脏每天产生2000毫升左右的胆汁,最后经过胆囊浓缩以后变到600到700毫升。在进食的时候,胆汁受到食物的刺激以后,排到肠道里面帮助消化。有一部分病人实际上是做完手术以后,有心理上的恐惧,把胆囊切掉以后不能吃肉,实际上不存在这个问题,可以正常地吃肉,主要是一个心理上的害怕。其次,胆囊切除以后,胆炎的循环产生障碍。、,可能是从理论上在十万分之几的水平上,提高了结肠癌的发病率。不用过多的担心,因为切胆囊时往往是因为有胆结石的存在。如果把胆囊留下来,胆囊癌的发病率是百分位上的一个提高,切掉胆囊以后结肠癌的发病率上是十万分之几的提高,两害相权取其轻。该切除胆囊的时候还是需要切除。
语音时长 01:57

2018-09-07

68246次收听

胆囊癌能治吗
胆囊癌通过手术治疗可以延长生命,但不能治愈。手术治疗是治疗胆囊癌的首选方法,胆囊癌变后,胆囊切除术难以治愈,可能要再进行二次手术,进行胆囊癌根治术。术前要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评估手术方式,能手术根治性地切除最好,如果病人情况允许,术后再结合一些化疗,可能会改善预后。
语音时长 01:29

2018-09-07

53010次收听

01:54
胆囊癌早期症状
胆囊癌患者本身,没有特异性的症状,绝大多数的胆囊癌患者,都是由于慢性的胆囊炎演变而来,也就是患者长时间患有慢性胆囊炎,或者是合并结石,而导致的慢性胆囊炎,出现逐渐加重的情况,胆囊壁的炎性增生,逐渐演变为胆囊癌。所以,一般情况下,患有胆囊癌的病人,并没有特别典型的症状出现。而一部分胆囊癌患者的症状,与慢性胆囊炎相同,有的患者甚至会感觉到胃不舒服,可以出现上腹部或者是右上腹剑突下区域疼痛、隐痛的症状。有的患者可以出现后背疼痛、肩背部不舒服,或者是腰部不舒服、腰背部放射痛的症状。还有的患者,在吃完饭以后,可以出现轻微的腹胀恶心,这些都是常见的症状。但是,当胆囊炎发生癌变,产生胆囊癌的时候,并没有典型特性的症状。
02:23
胆囊切除后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胆囊具有储存、浓缩和排空胆汁等复杂功能,除此之外,胆囊还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胆管内压力。在胆囊切除术后,胆囊的功能会有一定程度的缺失,肝脏分泌的胆汁会直接流入十二指肠,这种情况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消化阶段流入肠道的胆汁会出现不足的情况。因此,部分患者在胆囊切除术早期会出现脂肪消化耐受性较差的情况,但这种情况经过一段时间后会逐渐改善。事实上,许多患者术前胆囊都有一定程度的功能异常或功能衰退,此类患者在胆囊切除术后,不但不会出现不良的后果,还可以通过切除胆囊病变来改善消化功能。
01:18
胆囊癌的原因
胆囊癌目前的发病机理并不十分清楚。流行病学显示,70%的病人与胆结石有关。例如胆囊癌合并胆囊结石是无结石胆囊癌的13.7倍,直径3cm结石发生胆囊癌的比例是1cm结石病人的10倍,说明胆囊结石引起胆囊癌是长期物理刺激的结果,可能还有黏膜的慢性炎症、细菌产物中的致癌物质等综合因素参与。此外,完全钙化的胆囊、胆囊腺瘤、胆胰管结合部异常等因素与胆囊癌的发生,也可能有关。总之,对有症状的胆囊结石病人,特别是结石直径>3cm者;胆囊息肉单发、直径>1cm或基底宽广者;腺瘤样息肉,应积极行胆囊切除。
01:12
什么人容易得胆囊癌
什么人容易得胆囊癌,最常见是与胆囊结石共存,结石的慢性刺激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得胆囊癌最常见的那些患者就是胆囊结石的患者。胆囊结石揣久了,不愿治的那部分患者,而且胆囊揣久了,揣到40岁以上,这些病人是最容易发生胆囊癌的。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