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疗法可以用于治疗小儿脑瘫
水疗法是运用水的不同温度、压力、成分的水,对脑瘫患儿身体进行温度刺激、机械刺激、化学刺激,以达到治疗康复的作用。在水中同时结合医疗体育锻炼,有利于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
脑瘫患儿多数喜欢玩水,在水中进行康复训练,脑瘫儿更容易接受。水温热的刺激和水波的机械刺激,有利于缓解脑瘫患儿全身痉挛的状况。水的浮力作用减轻了患儿的自身重量,使患儿较容易克服重力的作用,使患儿在进行肢体活动训练时,更容易控制肢体的动作,更易完成各种正确姿势和动作。
水疗法一般由康复医师在水中对患儿一对一的进行运动训练,包括各种水平位和直立位的训练,协助患儿完成正常的动作,纠正异常的姿势。多个小儿共同训练时,可进行一些具有趣味性的竞争游戏,或用一些可漂浮的玩具,增加脑瘫患儿持续功能锻炼的兴趣。
进行水疗时,水温和室温应适宜,一般室温在20~25℃,水温应和人体体温接近,适宜的温度可以维持患儿的舒适性,保证水疗法的正常进行。对于恐水的患儿不能立即下水,需要有个循序渐进的适应过程,喉头痉挛、严重皮肤感染、皮肤有伤口、严重呼吸道感染及传染病的患儿不宜进行水疗。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什么是主要的脑瘫是怎么引起
- 2 什么是脑瘫啊
- 3 脑瘫是怎么形成的
- 4 脑瘫是怎么引起的
- 5 什么是脑瘫
- 6 引起脑瘫是怎么得的
- 7 脑瘫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呢?
- 8 脑瘫呢怎么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