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宝宝先会说话还是先会走路

发布时间:2021-01-2225665次浏览

宝宝先说话还是先走路因人而异,具有不确定性,应根据宝宝实际发育情况而定。宝宝不管是先说话还是先走路,都是正常的现象,由多方面因素而定。家长想要引导宝宝尽早说话或走路,家长要注意多与宝宝交流,及时给宝宝补充营养。

很多家长最为关心的是宝宝的健康问题,尤其是在宝宝一周岁左右,他们会逐渐关心宝宝先会说话还是先会走路,以便采取更为合理、更好的教育措施,为宝宝健康成长打下优良的基础。那么宝宝先会说话还是先会走路?

一、宝宝先会说话还是先会走路

宝宝先会说话还是先会走路,要根据宝宝的实际发育而定,因人而异,无法准确性判断。有些宝宝说话会早一些,而有些宝宝走路会早一些。也有一些宝宝说话和走路基本上同步。并不是,宝宝先会说话就代表聪明一点,或是先会走路聪明一点,还要根据一些先天性因素和后天性的营养因素等多方面的因素而定。

二、如何引导宝宝说话走路

1.多交流
在一周岁左右宝宝会逐渐有自己的思想和情绪,若想要宝宝多开口说话,家长要与宝宝多交流,碰到一些宝宝比较感兴趣的事情、玩具时要通过多交流的方式引导宝宝开口说话。
2.补充营养
想要宝宝尽早学会走路,要多给宝宝补充一些钙质,钙质充足有利于宝宝骨骼正常发育,同时也可以让宝宝多练习站立,慢慢引导宝宝走路。

相关推荐

宝宝头上摔了个包怎么处理
宝宝头上摔了个包大多数情况下无须治疗或可采取局部的物理治疗,合并有异常症状者,应及时送医。婴幼儿头部摔伤后皮肤完整,血液渗出血管外聚集在组织中,即称血肿,俗称“青包”。常见部位在皮下、筋膜下、肌肉。多数头皮血肿可自行吸收,或早期冷敷,24~48小时后改为理疗、热敷或中药外敷。大血肿可配合使用止血药。但如果头皮血肿逐渐增大、扩散,要警惕婴幼儿巨大帽状腱膜下血肿可能,严重可引起贫血甚至失血性休克,家长需立即带孩子就医处置。还需要警惕的是,孩子如果出现嗜睡、呕吐、眩晕、行动迟缓、发音含糊、持续头痛、易怒、行为异常、癫痫等异常表现,往往提示存在颅内的损伤,家长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立即前往医院就医处置。宝宝头部外伤后,即使早期无明显症状,也需观察24~48小时,警惕颅内迟发性出血的可能。
语音时长 01:31

2022-07-28

14425次收听

婴儿晒太阳的正确方法有什么
婴儿晒太阳是非常必要的一个措施,经常称它为日光浴。宝宝晒太阳,可以预防佝偻病的发生,究竟应该怎样晒太阳。首先要注意选择晒太阳的时间,如果要是夏天,天气比较炎热,这时候晒太阳的时间,应该在上午10点以前,或者是下午3点以后,也就是要避开阳光特别毒,而且温度太高的时间段,否则的话,容易出现晒伤孩子的皮肤。对于冬天来说,晒太阳的时间这时候就要注意了,一定要等到日头高升,也太阳出来,温度也上来了,所以,这时候的时间,可能就在上午10点以后的时间,比较合适,婴儿晒太阳,首先要注意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第二、晒太阳还要注意,要直接接受阳光的照射,不要隔着那种玻璃,或者比较厚的遮挡物,这样对于婴儿晒太阳起不到相应的作用。第三点,婴儿晒太阳的时候还要注意,保护一些比较重要的器官,比如眼睛,晒太阳很好,但是不要让阳光直接照射小婴儿的眼睛,因为他的视觉发育还是不完善的,所以要避免直射,最重要的就是眼睛这个地方。这是晒太阳应该注意的一些时间,再有就是晒太阳的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来看,不宜过长,家长就要注意以上的几条方法。
语音时长 02:39

2021-07-09

84707次收听

02:57
宝宝晚上睡觉老是哼哼唧唧的是怎么回事
宝爸宝妈发现小宝宝在入睡以后,出现哼哼唧唧的情况。这种情况可能是生理的,也可能是病理的现象。生理情况是出生后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两三个小时就要醒,要吃奶,等他大一点这种习惯会延续。所以现在主张七八个月以上的孩子要逐渐地断夜奶,断夜奶后,孩子睡得踏实。另外,也有可能是病理的。如果孩子有肠胀气,腹部的绞痛,宝宝有不适感,就会哼哼唧唧。临床上多见的,还要警惕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情况,也会睡眠不踏实,晚上出汗多。所以,小宝宝有这种现象,家长要分析一下是生理的,还是有病理的。
2个月婴儿手脚潮湿是怎么回事
2个月婴儿手脚潮湿,可能是身体机能发育不完善且新陈代谢比较快引起的,也可能是缺乏维生素D、慢性感染性疾病或者心肺疾病引起的。由于宝宝比较小,身体机能发育不完善,新陈代谢比较快,所以容易出现手脚多汗。由于维生素D缺乏,造成体内缺钙,导致孩子容易出汗,往往在入睡后出汗多,或者整晚会出汗,而且伴有哭闹、睡眠不安,需要及时补充维生素D。如果孩子经常出汗特别多,需要排除一些慢性感染性疾病或者心肺疾病,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
语音时长 01:04

2021-05-28

64157次收听

宝宝阴部痒是怎么回事
宝宝阴部痒是因为炎症或者外部湿疹、尿布疹等情况引起的。孩子的解剖位置比较特殊,因为尿道和阴道之间相对离的较近,会因为阴道的炎症或者是泌尿道的炎症引起的阴部的瘙痒,还有是外部的湿疹,也会出现瘙痒的情况。再有因为婴儿需要用尿裤,因为尿布引起的尿布疹,在阴部附近也会出现瘙痒的情况。宝宝比较小没有办法表达哪一个部分消痒,只会哭闹。能看到的是一个红肿,要分析在哪个部位,如果家长不能够明确,可以带孩子到皮肤科或内科去观察,看是哪个部位(痒),检查有没有尿道炎。因为小孩子会因为尿道感染或者是排便之后清洗不利,引起阴道炎,出现阴道的瘙痒,所以并不能确定是阴道部分里面的炎症,还是外部的皮肤的湿疹,或者是尿布疹引起来的瘙痒的时候,需要家长带到医院进一步的明确诊断,才能进行比较好的干预,缓解孩子的阴道痒的情况。如果仅是局部的红,或者是排便的异常引起的尿布疹,可以做局部的清洗,给孩子及时的清理排便之后的刺激,或者尿之后的刺激,减缓局部瘙痒的情况。家长要多注意孩子的卫生,减缓孩子阴部的瘙痒情况。
语音时长 01:56

2020-03-02

54464次收听

新生儿鼻子喷奶怎么回事
宝宝正常喝奶是家长非常开心的事情,只有好好补充营养才能让身体更好的成长发育,新生儿鼻子喷奶可能是呛奶,吐奶,情绪变化过大导致的,一定要调整喂奶姿势,喂完以后把孩子抱起来,轻轻拍打背部,好好处理一般都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新生儿绞肠痛有什么症状
有不少的宝宝在来到这个世界之后,经常性会出现肠绞痛的现象,首先会出现毫无预兆的尖叫,也会突然的哭泣,不停的瞪着双腿,身体其他部位也会伴有异常的现象,持续的时间达到几十分钟或者是几个小时,发病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固定。
新生儿酸中毒有什么表现
新生儿发生酸中毒时,其症状表现比较明显,患儿往往会出现精神不佳,睡眠质量不好,经常性的哭闹,另外有部分患儿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等多种症状表现酸中毒严重时,患儿甚至会出现暂时性的昏迷,甚至是猝死。所以对于新生儿酸中毒,家长一定要注意,采取适当的措施,积极的预防。
新生儿宫内感染严重吗
作为一种新生儿疾病,在患儿出生以后出现宫内感染的情况还是比较严重的。这一种疾病容易导致患儿出现严重的畸形,包括心脑血管畸形以及肢体的畸形。而若在怀孕后期患儿出现宫内感染,则会影响到母体,导致母亲出现发热的状况。
新生儿红屁股怎么护理
婴儿的红色臀部主要是由于长期潮湿的环境,或皮肤浸泡在尿液中,因此及时更换尿布非常重要,通常隔一段时间要让婴儿的臀部暴露在空气中,用温开水或4%的硼酸水冲洗,然后干燥,并涂一些药膏,注意不能用肥皂水洗臀部。
01:40
脑炎是怎么引起的
脑炎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引起的脑部炎症,发病率低,但预后会对孩子的智力、体力、体格发育有一定影响。脑炎主要是感染造成,包括普通细菌或者结核菌,以及各类病毒,嗜神经病毒等。因为儿童的血脑屏障和神经系统发育相对成年人更容易被病原侵犯,所以脑炎首先应预防感染,比如不要去人群过多的地方,当有感染出现时要及时就诊,控制感染,避免病毒、细菌短时间内扩散。脑炎起病快,所以应该提升易感人群的抵抗能力,及时就医、对因治疗。
02:01
手足口病预防
手足口病是儿童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主要在春季和夏季比较多见。手足口病预防,注意家长不要带孩子去密集地方,注意保持家里通风,给孩子勤洗澡、勤换衣、勤洗手;同时,如果密切接触手足口患儿,要自发隔离3到5天,避免小朋友间互相传染。手足口病毒有柯萨奇病毒和肠道EV71病毒,柯萨奇病毒临床症状较轻,所以没有预防性疫苗;EV71感染是重症手足口的主要来源,所以建议三岁内的小朋友要及时接种EV71的手足口疫苗。幼儿园小朋友按上述处理就有一定保护性,轻症手足口病孩子一般预后都很好,不用过于恐慌。
02:09
小孩打呼噜的原因
小孩打呼噜最常见的原因是腺样体肥大,包括扁桃体,还有在咽部、鼻后的腺样体。这样的小孩大多数都会有既往的过敏性鼻炎或者反复感冒的病史,然后刺激免疫系统的增生,造成腺样体肥大。所以小孩打呼噜是属于后鼻道的气道不通畅,睡眠时受体位的影响就会有一些打鼾。打鼾比较少见的原因是鼻道有异物,这种情况除了打呼噜,鼻道还会有一些的脓鼻涕或者感觉有异味。感冒期间的打呼噜可以通过改善体位或者鼻子局部的应用海盐水来缓解症状。如果是腺样体肥大,要根据堵塞后鼻道的程度来决定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
宝宝缺铁性贫血有哪些症状
宝宝缺铁性贫血顾名思义就是铁摄入不够,造成血红蛋白形成原料不足。宝宝缺铁性贫血临床表现主要就是面色苍白、没有光泽,还有的孩子会有毛的稀疏、指甲断层,眼睛球结膜也会苍白,嘴唇、口唇颜色苍白,还有小宝宝的手指甲的甲床也苍白,就是皮肤粘膜、血管苍白的表现,还有就是指甲断裂;发现这些问题应该到医院明确,是否为缺铁性贫血,有无其他的原因造成,然后经过对因治疗,包括饮食和药物,尽快纠正小宝宝贫血,因为贫血会影响宝宝的免疫力,孩子也会有乏力、不爱动等表现。
语音时长 01:32

2019-05-28

53949次收听

01:22
囟门是什么
囟门指新生儿出生后头部特殊的生理结构,指婴幼儿颅骨结合不紧所形成的颅骨间隙。有前囟和后囟之分。前囟门在头顶部,是两侧额骨与两侧顶骨之间的骨缝形成的菱形间隙;后囟门靠近头枕部,是两侧顶骨与枕骨之间的骨缝形成的三角形间隙。正常情况下,宝宝出生时后囟很小或已闭合,仅能容一指尖的大小,最迟生后6~8周闭合。前囟在生后6个月,随着颅骨逐渐骨化而渐渐变小,通常在1岁~1岁半闭合。囟门闭合过早或闭合过晚,都提示有可能会出现病理问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