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妇产科 > 计划生育科
肿瘤患者确实比普通人更容易感染人乳头瘤病毒。肿瘤患者免疫力较低,且部分抗肿瘤治疗可能进一步抑制免疫系统功能,增加HPV感染概率。
肿瘤患者由于疾病本身或接受放疗、化疗等治疗,免疫系统功能会受到不同...
手术治疗通常不能完全消除HPV感染,但可以切除由HPV引起的病变组织。HPV感染的治疗方式主要有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免疫调节治疗、手术切除病变组织、定期随访监测等。
...
手术治疗HPV感染见效较快,但需根据感染类型、病变程度及个体情况综合评估。HPV感染引起的尖锐湿疣或宫颈高级别病变可通过手术切除,但病毒本身无法通过手术彻底清除。
对于外生性尖锐湿疣,手术切除能...
生物学治疗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方法主要有干扰素α2b凝胶、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抗HPV生物蛋白敷料、光动力疗法、自体免疫细胞疗法等。HPV感染可能引起皮肤黏膜病变,需根据具体分型及病情选择干预方式。...
生物学治疗HPV感染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但无法彻底清除病毒。HPV感染的治疗方式主要有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免疫调节治疗、手术治疗和生物学治疗。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治疗方案。
摄入猫粪中的卵囊可能会感染弓形虫病,但需要满足特定条件。弓形虫卵囊通常存在于被感染猫的粪便中,若人体摄入未充分清洁的污染食物或水源,可能引发感染。健康人群感染后多无症状,孕妇或免疫力低下者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
三氯醋酸通常不能彻底治好HPV感染,但可用于治疗由HPV引起的皮肤疣体。HPV感染的治疗主要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免疫调节等综合手段。
三氯醋酸是一种腐蚀性化学药物,常用于局部涂抹治疗由低危型H...
三氯醋酸可以用于治疗由低危型HPV感染引起的尖锐湿疣,但对高危型HPV感染无直接清除作用。三氯醋酸是一种化学腐蚀剂,主要通过破坏疣体组织达到治疗效果,需由专业人员在医疗机构规范操作。
三氯醋酸适用...
皮肤癌与HPV感染确实存在一定关联,但并非所有类型皮肤癌变均与HPV直接相关。高危型HPV可能通过持续感染导致鳞状细胞癌等皮肤恶性肿瘤,而寻常疣等良性病变多由低危型HPV引起。
高危型HPV感染与...
接种HPV疫苗能有效预防特定型别的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PV疫苗主要针对高危型HPV16、18等以及低危型HPV6、11等病毒亚型,通过刺激机体产生抗体降低感染风险。
目前上市的HPV疫苗包括二价、...
首页上一页45678 ... 10下一页末页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孕妇能游泳吗
毛囊炎用什么药
牙齿出血是什么原因
科普文章
生活问答
2020-11-1057813次浏览
2020-11-1055608次浏览
2020-11-1059645次浏览
2020-11-1055890次浏览
2020-11-1058929次浏览
介入动脉栓塞术是一种通过导管将栓塞材料送入目标血管以阻断血流的微创手术方式,主要用于治疗血管畸形、肿瘤出血或脏器出血等疾病。
介入动脉栓塞术的操作过程通常在影像设备引导下进行。医生会通过皮肤穿刺将导管插入动脉,随后将导管推进至目标血管位置。栓塞材料包括明胶海绵颗粒、聚乙烯醇微粒、弹簧圈等,可根据病变特点选择合适材料。手术过程中患者通常保持清醒状态,仅需局部麻醉穿刺部位。该技术能精准定位出血点或异常血管,避免开腹或开胸等传统手术创伤。术后患者需卧床休息一段时间,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或血肿。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栓塞后综合征,表现为发热、疼痛或恶心等症状,多数可自行缓解。
介入动脉栓塞术后需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或提重物。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增加水分摄入促进造影剂排泄。术后需遵医嘱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评估栓塞效果,若出现持续发热、剧烈疼痛或肢体麻木等情况应及时就医。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防止血栓或再出血风险。
做隆胸手术一般不会直接导致乳腺癌。隆胸手术属于整形外科操作,乳腺癌是乳腺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两者无直接因果关系。
目前医学研究未发现隆胸假体与乳腺癌发病有明确关联。无论是硅胶假体还是盐水假体,其材料安全性经过长期临床验证,不会诱发乳腺细胞癌变。假体放置位置通常在胸大肌后或乳腺后间隙,不破坏乳腺组织结构和功能。术后规范的影像学检查仍可有效筛查乳腺癌,假体不会干扰钼靶或超声检查的准确性。
极少数情况下,假体周围可能形成包膜挛缩或慢性炎症反应,但这类局部组织改变与乳腺癌发病机制无关。有乳腺癌家族史或携带BRCA基因突变的高危人群,术前需进行遗传咨询和全面评估。假体植入后若出现乳房肿块、皮肤凹陷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排除乳腺疾病。
建议隆胸术后定期进行乳腺健康检查,包括医生触诊和影像学筛查。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控制体重,限制酒精摄入,有助于降低乳腺癌风险。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和资质医生实施手术,术后按医嘱进行护理和随访。
胆囊结石切除手术后可以适量吃低脂易消化的食物、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优质蛋白食物、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以及少量多餐的饮食模式。
术后早期胃肠功能未完全恢复时,建议选择米粥、软面条、蒸蛋羹等低脂流质或半流质食物。这类食物可减轻胆汁分泌负担,避免因脂肪消化不全导致腹胀腹泻。随着恢复进度,可逐步添加低脂酸奶、嫩豆腐等易吸收的食材。
燕麦片、煮熟的南瓜、苹果泥等可溶性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预防术后便秘。但需避免芹菜、竹笋等粗纤维食物刺激肠道。术后2周后可尝试添加少量全麦面包,观察耐受情况。
去皮鸡胸肉、龙利鱼、虾仁等低脂高蛋白食材有助于伤口修复。烹饪时采用清蒸、水煮方式,每日摄入量控制在100-150克。术后1个月内避免动物内脏、肥肉等高胆固醇食物。
西蓝花、胡萝卜、香蕉等富含维生素K和B族维生素,能促进凝血功能和能量代谢。建议将蔬菜煮软后食用,水果去皮去籽。术后初期避免柑橘类等酸性水果刺激消化道。
每日可分5-6餐进食,单次食量为术前的1/2-2/3。餐间可补充无糖藕粉、低脂牛奶等流食。避免暴饮暴食加重胆管代偿负担,睡前3小时停止进食。
术后饮食需遵循从流质到软食再到普食的渐进过程,2周内避免油炸、辛辣、酒精等刺激性食物。建议记录饮食日记观察耐受情况,若出现持续腹痛、脂肪泻等症状应及时复诊。恢复期可配合散步等轻度活动促进消化功能重建,但需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
神经性贪食症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营养干预、行为矫正和家庭支持。神经性贪食症是一种进食障碍,患者常出现反复暴食和清除行为,治疗需多学科协作。
认知行为疗法是神经性贪食症的核心治疗手段,帮助患者识别并纠正对体重和体型的扭曲认知,建立健康的饮食行为。人际心理治疗可改善患者的人际关系问题,减少因情绪波动引发的暴食行为。心理动力治疗则探索潜在的心理冲突,缓解因压力或创伤导致的进食异常。
氟西汀胶囊等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调节情绪,减少暴食发作频率。托吡酯片可能通过抑制食欲发挥作用,但需注意其不良反应。盐酸纳曲酮片对部分患者的暴食冲动有控制效果,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需配合心理治疗,不可单独作为主要治疗方式。
由营养师制定个体化饮食计划,逐步建立规律进食习惯,避免过度节食引发的暴食循环。补充维生素D钙片等营养素可纠正因清除行为导致的电解质紊乱。监测体重变化的同时,需帮助患者树立科学的体重管理观念,而非单纯追求数字变化。
建立饮食日记记录进食情况和情绪状态,识别暴食触发因素。采用延迟反应技术,在暴食冲动出现时通过其他活动转移注意力。逐步引入正常饮食行为训练,如定时定量进餐,减少清除行为的使用频率。
家庭治疗可改善家庭成员间的沟通方式,减少对患者体重或外形的过度关注。教育家属正确认识疾病性质,避免批评指责加重患者心理负担。鼓励家庭参与治疗过程,提供情感支持的同时监督治疗计划的执行。
神经性贪食症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波动。饮食上选择营养均衡的膳食,少量多餐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适当进行瑜伽、散步等温和运动,但需避免过度运动。定期复诊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参与团体治疗有助于长期康复。治疗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或症状加重,应及时联系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