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检查要求主要包括定期孕检、专项筛查、营养指导和风险评估等环节,需根据孕周和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
妊娠12周前需完成首次全面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型、肝功能、肾功能、乙肝五项、梅毒血清学检测、艾滋病筛查等基础项目。妊娠20-36周每4周检查1次,36周后每周检查1次。每次需监测血压、体重、宫高、腹围、胎心率等指标,妊娠24-28周需进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筛查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11-13周+6天需进行NT超声检查联合血清学筛查评估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妊娠20-24周需完成系统超声检查排查胎儿结构畸形。妊娠30-32周建议复查超声评估胎儿生长发育情况。高龄孕妇或高风险人群需进行无创DNA产前检测或羊水穿刺等染色体诊断。
需根据孕前体重指数制定个性化增重计划,单胎妊娠整体增重范围建议11-16kg。每日需补充叶酸400-800μg至妊娠3个月,妊娠中晚期需增加铁剂30-60mg/d预防贫血。建议每日摄入优质蛋白80-100g,钙1000-1200mg,碘230μg,避免生冷食物和酒精摄入。
每次产检需评估妊娠高危因素,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并发症风险。有剖宫产史者需重点评估子宫瘢痕情况。多胎妊娠需加强胎儿生长发育监测。发现异常需及时转诊至高危孕产妇管理中心。
妊娠37周需进行B族链球菌筛查,评估骨盆条件和胎儿大小。需完成胎心监护、凝血功能等分娩前检查。需与医生共同制定分娩计划,了解临产征兆和急诊指征。建议妊娠晚期参加分娩准备课程,学习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知识。
建议孕妇建立规范产检档案,完整保存所有检查报告。出现阴道流血、腹痛、胎动异常等情况需立即就医。保持适度运动如孕妇瑜伽、散步等,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剧烈活动。注意会阴清洁,预防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保持情绪稳定,保证充足睡眠,为分娩储备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