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不属于皮肤病,而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系统性性传播疾病,可能累及皮肤、黏膜、内脏及神经系统。
皮肤病多由真菌、病毒或过敏原引起,梅毒则由梅毒螺旋体通过性接触、母婴或血液传播,病原体特性与普通皮肤病截然不同。
梅毒早期表现为硬下疳和淋巴结肿大,二期出现全身皮疹,三期可侵犯心血管和神经系统,其皮肤症状仅为全身感染的表现之一。
皮肤病多通过皮损观察确诊,梅毒需进行血清学检测如TPPA、RPR等实验室检查,明确螺旋体感染证据。
皮肤病常用外用药物,梅毒需规范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进行全身治疗,如苄星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等。
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至皮肤性病科或感染科就诊,避免自行用药,治疗期间禁止性行为并定期复查血清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