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局部组织缺损、疼痛、渗出及愈合周期延长,常见类型包括口腔溃疡、消化性溃疡、皮肤溃疡等。溃疡的形成与感染、创伤、血液循环障碍、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不同部位的溃疡具有特异性表现。
溃疡最典型的特点是黏膜或皮肤表层出现深浅不一的缺损,边缘多清晰。口腔溃疡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黏膜凹陷,消化性溃疡可见胃或十二指肠黏膜的圆形凿缘样损伤,皮肤溃疡则呈现不规则创面。缺损基底常覆盖坏死组织或渗出物,严重者可暴露深层肌肉或骨组织。
溃疡疼痛具有持续性和刺激性加重的特点。口腔溃疡进食时灼痛明显,消化性溃疡呈周期性上腹痛,餐后或夜间加重。缺血性皮肤溃疡表现为静息痛,静脉性溃疡站立时疼痛加剧。疼痛程度与溃疡深度、神经暴露及局部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活动期溃疡多伴有渗出物,口腔溃疡可见纤维素性假膜覆盖,消化性溃疡可能出现呕血或黑便。皮肤溃疡根据病因不同可呈现浆液性、脓性或血性渗出,糖尿病足溃疡常有恶臭分泌物。渗出物性状是判断感染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溃疡愈合过程易受干扰,表现为肉芽组织生长缓慢、上皮再生延迟。消化性溃疡易复发,口腔溃疡可能此起彼伏,慢性皮肤溃疡经久不愈。愈合障碍与局部缺血、持续感染、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相关,需针对性干预。
不同溃疡伴随特异性症状,胃溃疡常见餐后腹胀、嗳气,十二指肠溃疡多伴夜间痛醒。口腔溃疡可能合并淋巴结肿大,坏疽性皮肤溃疡会出现全身发热。这些伴随症状有助于判断溃疡的病因和严重程度。
溃疡患者需保持创面清洁,避免刺激性饮食,消化性溃疡应规律进食并限制辛辣食物。口腔溃疡期间使用软毛牙刷,皮肤溃疡需定期换药。所有溃疡若持续不愈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排查糖尿病、免疫疾病等潜在病因,遵医嘱使用康复新液、胶体果胶铋胶囊、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等促进愈合的药物,必要时进行内镜或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