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可能会使精神压抑。长时间保持坐可能通过影响生理和心理机制增加抑郁风险,但个体差异和活动调节可改变这种关联。
久坐行为减少身体能量消耗,导致脑部血流量降低和神经递质分泌异常。缺乏运动时,多巴胺和血清素等调节情绪的化学物质生成减少,可能引发情绪低落。久坐还常伴随不良姿势,可能加重肌肉紧张并引发慢性疼痛,间接影响心理状态。办公环境中长时间面对电子屏幕可能加剧视觉疲劳和社交隔离感。部分人群在久坐期间摄入高糖零食,血糖波动也可能导致情绪不稳定。
部分研究显示久坐与抑郁症状存在关联,但因果关系尚未完全确立。保持相同坐姿超过90分钟可能显著降低认知灵活性,但间断性站立或散步可抵消负面影响。存在运动习惯的人群即使日常久坐,抑郁风险可能低于完全缺乏锻炼者。某些需要高度专注的坐姿工作反而能带来成就感,缓解压力。遗传因素和基础心理健康状况对久坐的影响存在调节作用。
建议每30-60分钟起身活动3-5分钟,进行伸展或短距离行走。在工作区域设置站立式办公桌,交替采用坐姿与站姿。日常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或游泳。注意调整座椅高度和背部支撑,避免不良姿势引发的躯体不适。若持续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症状超过两周,应及时寻求心理专业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