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常见症状主要有咳嗽、发热、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肺炎通常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建议患者就医明确病因后治疗。
咳嗽是肺炎最典型的症状之一,初期多为刺激性干咳,随着病情进展可能转为咳黄痰或铁锈色痰。细菌性肺炎患者咳嗽时可能伴随胸骨后疼痛,病毒性肺炎则以阵发性干咳为主。咳嗽症状持续加重时需警惕肺组织实变,可遵医嘱使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祛痰药物,或右美沙芬缓释混悬液等镇咳药物。
肺炎患者多出现38℃以上发热,细菌性肺炎常表现为稽留热,体温持续在较高水平;病毒性肺炎多为弛张热,体温波动较大。部分老年人或免疫力低下者可能仅表现为低热。发热时可配合物理降温,若体温超过38.5℃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退热药物,同时需监测血常规判断感染类型。
肺炎链球菌感染可咳铁锈色痰,克雷伯杆菌肺炎痰液呈砖红色胶冻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则为黄绿色脓痰。痰量增多或颜色改变提示病情进展,需留取痰培养明确病原体。可配合使用标准桃金娘油肠溶胶囊促进排痰,但禁止自行使用强力镇咳药物抑制排痰反射。
病变累及胸膜时可出现针刺样胸痛,咳嗽或深呼吸时加重,多见于大叶性肺炎。部分患者疼痛向肩部放射,需与心绞痛鉴别。胸痛持续不缓解需排除胸腔积液等并发症,确诊后可短期使用洛索洛芬钠片缓解疼痛,但需配合抗感染治疗原发病。
当炎症范围较大或合并胸腔积液时,可能出现呼吸频率增快、鼻翼扇动等缺氧表现。婴幼儿可见三凹征,老年人可能表现为意识模糊。出现口唇发绀等严重症状时需立即吸氧,可配合使用多索茶碱注射液缓解支气管痉挛,但必须住院进行综合治疗。
肺炎患者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稀释痰液。饮食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卧床期间需每2小时翻身拍背促进排痰,监测体温和呼吸频率变化。抗生素治疗必须完成规定疗程,症状消失后仍需复查胸片确认病灶吸收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