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一期主要表现为硬下疳和淋巴结肿大。硬下疳通常为单发、无痛性溃疡,边界清晰,基底清洁,多出现在外生殖器部位。淋巴结肿大表现为腹股沟区域无痛性、质地较硬的肿大淋巴结。
硬下疳是梅毒一期的典型表现,通常在感染后2-4周出现。硬下疳多为单发,直径1-2厘米,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隆起,基底平坦,表面清洁,触之如软骨样硬度。硬下疳无明显疼痛或瘙痒感,好发于外生殖器部位,如阴茎、阴唇、阴道口等处,也可出现在肛门、口腔等部位。硬下疳不经治疗可在3-6周内自行愈合,但这并不意味着疾病痊愈。
梅毒一期患者通常会出现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表现为单侧或双侧淋巴结无痛性肿大,质地较硬,可活动,表面皮肤无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淋巴结肿大可在硬下疳出现后1-2周内发生,持续时间较长,即使硬下疳自行愈合后仍可能持续存在。淋巴结肿大是机体对梅毒螺旋体感染产生的免疫反应。
部分梅毒一期患者可能出现非特异性全身症状,如低热、乏力、头痛等,但这些症状较为轻微且不具特异性。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多发性硬下疳或非典型部位的硬下疳。梅毒一期患者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梅毒二期,出现更广泛的皮肤黏膜损害和全身症状。
梅毒一期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可在硬下疳渗出液中直接观察到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查包括非特异性抗体检测和特异性抗体检测,前者如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后者如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两种检测方法结合使用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梅毒一期的治疗首选青霉素类药物,如苄星青霉素注射液。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多西环素片或盐酸四环素胶囊。治疗后需定期随访血清学检测以评估疗效。治疗期间应避免性接触,性伴侣需同时接受检查和治疗。治疗后硬下疳和淋巴结肿大通常会逐渐消退,但血清学转阴需要较长时间。
梅毒一期患者应注意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或自行处理硬下疳。治疗期间应避免饮酒,保证充足休息。日常饮食应营养均衡,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治疗后需遵医嘱定期复查血清学指标,直至完全转阴。梅毒具有较强传染性,患者应如实告知性伴侣共同接受检查和治疗,以阻断传播链。出现任何异常症状应及时复诊,防止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