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患者感冒时应慎用含伪麻黄碱、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可待因等成分的药物。这些药物可能加重心脏负担或与心血管药物产生相互作用,诱发血压波动、心律失常等风险。
伪麻黄碱常见于复方感冒药中,具有收缩血管作用,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血管疾病患者使用后可能加重高血压或诱发心绞痛。需避免使用如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等药物,可选择不含该成分的替代药品。
布洛芬、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增加心力衰竭风险,干扰抗血小板药物效果。长期使用可能引起水钠潴留,加重心脏负荷。心血管疾病患者应避免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阿司匹林肠溶片等,必要时遵医嘱短期使用最低有效剂量。
可待因具有中枢抑制作用,可能引发呼吸抑制、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心血管疾病患者使用磷酸可待因片等药物时需警惕与降压药的协同作用,避免出现循环系统过度抑制。老年患者尤其需谨慎使用。
萘甲唑啉等鼻用减充血剂通过收缩血管缓解鼻塞,但可能引起反射性心动过速或血压升高。心血管疾病患者使用盐酸萘甲唑啉滴鼻液等药物需限制使用频率和疗程,避免局部吸收导致全身不良反应。
某些含麻黄、甘草的中成药可能干扰血压和电解质平衡。心血管疾病患者使用连花清瘟胶囊等药物时需注意成分表,避免与利尿剂等药物相互作用。建议选择成分明确且无心血管刺激的中成药。
心血管疾病患者感冒时建议优先选择物理降温、淡盐水漱口等非药物疗法。必须用药时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心血管影响小的药物,如氯雷他定片等抗组胺药。监测血压、心率变化,避免合并用药风险。出现胸闷、心悸等症状需立即停药并就医。日常注意保暖、适度饮水,预防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