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全面性发作、部分性发作、癫痫持续状态、精神行为异常以及自主神经症状等。癫痫是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慢性脑部疾病,发作形式多样,需结合脑电图等检查确诊。
全面性发作时患者意识完全丧失,双侧大脑半球同时受累。典型表现为强直-阵挛发作,初期出现肌肉强直收缩,随后转为肢体节律性抽动,可能伴有舌咬伤或尿失禁。失神发作多见于儿童,表现为突然动作中止和凝视,持续数秒后恢复。强直发作以肢体僵硬为主,阵挛发作则为局部或全身肌肉节律性抽动。这类发作通常与遗传因素或脑结构异常有关。
部分性发作起源于大脑局部区域,意识可能保留或出现障碍。单纯部分性发作表现为局部肢体抽动、感觉异常或特殊感觉症状如幻嗅,患者意识清醒。复杂部分性发作常伴意识模糊,出现自动症如咀嚼、摸索动作,多由颞叶病变引起。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时,会从局部症状扩散至全身抽搐。这类发作常见于脑外伤、肿瘤或脑血管病后遗症。
癫痫持续状态指发作持续超过5分钟或两次发作间意识未完全恢复,属于急症。全面性强直-阵挛持续状态最危险,可能导致高热、酸中毒和多器官衰竭。非惊厥性持续状态表现为持续意识障碍或精神异常,容易被误诊。这种情况需要立即使用地西泮注射液、丙戊酸钠注射液等药物终止发作,同时处理脑水肿等并发症。
部分癫痫发作可表现为突发精神症状,包括情感暴发、恐惧感或幻觉。发作后可能出现意识模糊期,持续数小时的行为紊乱。长期未控制的癫痫可能伴发抑郁、精神病性症状或认知功能下降,与反复异常放电对脑功能的累积损害有关。这类症状需要与原发性精神疾病鉴别,视频脑电图监测有助于明确诊断。
自主神经发作以心血管、消化系统或体温调节异常为主要表现,包括心悸、面色苍白、呕吐或瞳孔散大。下丘脑起源的发作可能出现发作性高热或尿崩。部分儿童癫痫以腹痛、头痛等不典型症状起病,易被误诊为功能性胃肠病或偏头痛。记录发作时的心率、血压变化和同步脑电图有助于识别这类特殊发作形式。
癫痫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饮酒等诱发因素。饮食需均衡营养,适当补充维生素B6和镁元素。运动选择游泳、散步等低风险项目,避免潜水、攀岩等可能因发作导致危险的活动。家属需学习发作时的急救措施,如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跌伤,并记录发作表现和持续时间。定期复诊调整抗癫痫药物方案,不可自行停药或减量。妊娠期女性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抗癫痫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