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痤疮的主要目标是控制炎症、减少皮脂分泌、清除痤疮丙酸杆菌感染、预防瘢痕形成以及改善皮肤外观。痤疮的治疗需根据病情轻重采取个体化方案,通常包括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物理治疗和生活干预等综合措施。
痤疮的核心病理机制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反应。炎症反应会导致红肿、疼痛的炎性丘疹或脓疱。治疗中常用抗炎药物如过氧苯甲酰凝胶、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等,可抑制中性粒细胞聚集及炎症因子释放。对于中重度炎症,医生可能建议短期口服多西环素片或米诺环素胶囊等抗生素。
雄激素刺激导致的皮脂腺过度分泌是痤疮发生的关键因素。维A酸类药物如阿达帕林凝胶能减少皮脂腺细胞分化,口服异维A酸软胶囊可显著抑制皮脂分泌。患者需避免使用含油脂的化妆品,清洁时选择温和的氨基酸类洁面产品。
痤疮丙酸杆菌的过度繁殖会分解皮脂产生游离脂肪酸,加剧炎症。抗菌治疗包括外用夫西地酸乳膏、莫匹罗星软膏等,严重感染时需联用口服克拉霉素片。光动力疗法中的蓝光照射也能有效杀灭病原菌。
炎症反复发作可能导致凹陷性或增生性瘢痕。早期使用积雪苷霜软膏促进修复,已形成瘢痕者可尝试点阵激光治疗。避免挤压痘痘是预防瘢痕的重要措施,尤其需注意鼻周危险三角区的保护。
针对色素沉着和毛孔粗大等后遗症,可选用含烟酰胺的护肤品或医用修复敷料。化学换肤术如果酸焕肤能加速角质代谢,强脉冲光治疗可改善红斑。日常需严格防晒以防止炎症后色素沉着加重。
痤疮患者应保持低糖低脂饮食,减少乳制品摄入,保证充足睡眠。选择无致痘性标识的护肤品,避免过度清洁破坏皮肤屏障。治疗期间需遵医嘱定期复诊,根据疗效调整方案,通常需要8-12周才能观察到明显效果。顽固性痤疮或伴有内分泌异常者应排查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基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