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后可通过术后护理、药物治疗、物理干预等方式减少疤痕形成。疤痕增生主要与伤口张力、感染风险、体质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局部红肿、硬结或瘙痒。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是基础措施。术后1-2周内避免沾水,使用无菌敷料覆盖,定期更换。咳嗽或活动时用手按压伤口减少张力,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哺乳期女性需注意避免乳汁污染伤口。
拆线后遵医嘱使用硅酮类凝胶如芭克硅胶软膏,或复方肝素钠尿囊素凝胶,可抑制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疤痕初期可短期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如糠酸莫米松乳膏,但需避免长期使用导致皮肤萎缩。中药制剂如积雪苷霜软膏也有一定效果。
术后2-3周开始使用减张胶带,持续3-6个月降低伤口横向张力。疤痕成熟期可采用压力疗法,定制弹力腹带每日佩戴12小时以上。红光照射等物理治疗能促进胶原重塑,需在医疗机构规范操作。
术后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白,有助于伤口修复。增加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如猕猴桃、西蓝花,促进胶原合成。控制高糖高脂饮食,避免血糖波动影响愈合。忌烟酒及辛辣刺激食物至少3个月。
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定期复查疤痕状态。若出现异常增生、持续疼痛或渗液,需及时就医处理。瘢痕体质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早期进行染料激光或皮质类固醇注射等专业干预。
剖腹产疤痕的预防需要综合管理,术后6个月内是干预关键期。保持伤口区域防晒,避免紫外线刺激色素沉着。适度进行腹式呼吸训练促进血液循环,但3个月内禁止剧烈运动。如形成明显增生性疤痕,可在产后6-12个月评估后进行手术修复或激光治疗。日常可轻柔按摩疤痕周围组织,配合维生素E乳膏改善皮肤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