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哮喘的处方需根据证型辨证施治,常用方剂有小青龙汤、定喘汤、射干麻黄汤、苏子降气汤、玉屏风散等,需由中医师根据患者体质及症状加减化裁。
适用于外寒内饮型哮喘,表现为咳嗽气喘、痰多清稀、恶寒无汗。方中麻黄宣肺平喘,桂枝解表散寒,细辛温肺化饮,干姜温中散寒,五味子敛肺止咳。现代研究显示该方可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需注意阴虚燥咳者禁用。
主治痰热壅肺型哮喘,症见呼吸急促、喉中痰鸣、痰黄黏稠。方中白果敛肺定喘,麻黄宣肺平喘,苏子降气化痰,杏仁止咳平喘,桑白皮泻肺平喘。该方具有抗炎、舒张支气管作用,但表证未解者慎用。
针对寒哮急性发作期,特征为喉中哮鸣、胸膈满闷、形寒肢冷。射干清热解毒,麻黄宣肺平喘,细辛温肺化饮,半夏燥湿化痰,紫菀止咳平喘。临床研究表明该方可显著改善肺功能,高血压患者需调整麻黄用量。
适用于上盛下虚型哮喘,常见咳喘痰多、腰膝酸软、呼多吸少。苏子降气化痰,前胡宣散风热,厚朴行气平喘,当归养血润燥,肉桂温补肾阳。该方通过调节免疫平衡改善症状,阴虚火旺者需配伍滋阴药物。
用于肺脾气虚型缓解期哮喘,表现为气短乏力、易感冒、自汗恶风。黄芪补益脾肺,白术健脾燥湿,防风祛风固表。研究证实该方能减少哮喘发作频率,但实热证患者不宜单独使用。
中医治疗哮喘强调三因制宜,需配合穴位贴敷、艾灸等外治法。急性发作期建议中西医结合治疗,缓解期可进行八段锦、呼吸导引等锻炼。日常需避免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忌食生冷海鲜,保持情绪舒畅,定期复查调整用药方案。冬季注意防寒保暖,夏季避免过度使用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