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初期症状可能包括发热、乏力、咽痛、淋巴结肿大等,通常由HIV病毒感染引起,可通过抗病毒治疗控制病情发展。
HIV感染后免疫系统激活可能导致持续低热,体温多在37.5-38.5℃波动,伴随盗汗症状。建议及时进行HIV抗体检测,确诊后需遵医嘱使用齐多夫定、拉米夫定、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物。
病毒血症期常见明显疲劳感,与病毒消耗能量及细胞因子释放有关。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确诊后应采用包含多替拉韦的联合抗病毒治疗方案。
口腔及咽部黏膜出现炎症反应,可能伴白色念珠菌感染。出现不明原因咽炎时应排查HIV感染,治疗可选用克霉唑含片、更昔洛韦等药物控制机会性感染。
颈部、腋窝等处淋巴结直径多超过1厘米,质地较硬且无压痛。这是免疫系统应答的表现,需通过核酸检测确诊,早期开展抗病毒治疗可选用艾博韦泰等整合酶抑制剂。
出现高危行为后2-4周若发生上述症状应及时检测,日常需避免血液及体液接触,确诊患者应严格遵医嘱进行规范化抗病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