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程小于两年的梅毒多数属于早期梅毒,但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梅毒分期主要依据感染时间、症状特点及血清学结果,分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早期潜伏梅毒和晚期梅毒。
感染后10-90天出现硬下疳,通常单发无痛,伴局部淋巴结肿大。此时血清学检测可能尚未阳性,需通过暗视野显微镜检查确诊。
感染后2-24周出现全身症状,表现为皮肤黏膜疹、扁平湿疣等。此期传染性强,血清学检测呈强阳性,需及时规范治疗。
感染两年内无临床表现但血清学阳性,可能复发传染性皮损。需通过脑脊液检查排除神经梅毒,治疗方案与显性梅毒相同。
少数患者两年内可出现心血管或神经梅毒等三期表现,与个体免疫应答异常有关。需完善影像学和专科评估,治疗周期延长。
梅毒确诊后应避免性接触直至治愈,定期复查血清学指标,性伴侣需同步筛查。日常注意增强免疫力,规范完成全程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