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是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生于前列腺腺体细胞,早期可能无症状,随病情进展可能出现排尿困难、血尿、骨痛等症状。前列腺癌的发生与年龄增长、遗传因素、雄激素水平及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相关。
50岁以上男性发病率显著上升,年龄增长导致前列腺细胞DNA修复能力下降,建议定期进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筛查和直肠指检。
家族中有前列腺癌病史者患病风险增加2-3倍,可能与BRCA1/2等基因突变相关,高危人群需提前至45岁开始监测。
雄激素长期刺激可促进前列腺细胞异常增殖,表现为血清睾酮水平升高,可通过药物去势治疗控制病情发展。
高脂饮食、缺乏运动及吸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建议增加番茄红素、维生素E摄入,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确诊需结合直肠指检、PSA检测及穿刺活检,早期患者可选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或放射治疗,晚期以内分泌治疗为主,配合靶向药物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