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蛋白偏高可能由脱水、高蛋白饮食、慢性炎症、肝肾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治疗原发疾病等方式改善。
大量出汗或饮水不足导致血液浓缩,表现为口渴、尿量减少,建议增加水分摄入至每日2000毫升以上,无须特殊用药。
短期内摄入过量肉蛋奶等富含蛋白质食物,可能伴随腹胀,需调整膳食结构并减少每日蛋白摄入至每公斤体重1-1.5克。
结核病或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导致球蛋白合成增加,通常伴有低热、关节疼痛,可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泼尼松、甲氨蝶呤等药物控制炎症。
肝硬化或肾病综合征可能影响蛋白代谢,常见水肿、腹水等症状,需采用呋塞米、螺内酯等利尿剂,严重时需人血白蛋白静脉输注。
日常避免高盐高脂饮食,定期监测肝肾功能指标,若持续异常需完善肝炎病毒筛查及腹部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