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搐可能由低钙血症、高热惊厥、癫痫、脑炎等原因引起。
血液中钙离子浓度不足可能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表现为手足抽搐或全身肌肉痉挛。可通过补充钙剂如葡萄糖酸钙、碳酸钙、乳酸钙治疗,同时需排查甲状旁腺功能异常。
婴幼儿体温快速升高超过38.5℃时易引发全身强直阵挛,通常与病毒感染有关。发作时需保持呼吸道通畅,退热可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药物。
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反复发作性抽搐,可能与脑损伤、肿瘤或遗传因素相关。常用抗癫痫药物包括丙戊酸钠、卡马西平、左乙拉西坦,需长期规律服药控制发作。
病毒或细菌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时可能出现抽搐伴意识障碍,常见病原体包括乙脑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需住院进行抗病毒治疗如阿昔洛韦、更昔洛韦,重症需联合糖皮质激素。
突发抽搐时应保护患者避免摔伤,记录发作持续时间与表现,持续超过5分钟或反复发作需立即就医检查脑电图、血液生化等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