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蛋白偏高可能由脱水、血液浓缩、慢性炎症、肝脏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液调节、原发病治疗、营养支持等方式干预。
长时间未补充水分或大量出汗导致血液浓缩,引发白蛋白相对性升高。需及时补充电解质溶液或口服补液盐,无须药物干预。
烧伤、严重腹泻等体液丢失情况下,血浆容量减少造成检测数值假性升高。治疗需静脉输注生理盐水纠正血容量,监测尿量变化。
结核病、类风湿关节炎等慢性炎症性疾病可能刺激白蛋白合成。伴随低热、关节肿痛等症状,可选用泼尼松、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等抗炎药物。
肝硬化代偿期或病毒性肝炎可能导致白蛋白合成异常。出现腹水、黄疸时需联用恩替卡韦、复方甘草酸苷、呋塞米等护肝利尿药物。
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鱼虾、蛋清等优质蛋白,避免高盐饮食,定期复查肝功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