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拉肚子时不建议喝牛奶。腹泻期间肠道功能减弱,牛奶中的乳糖可能加重症状,可选择无乳糖配方奶或口服补液盐。
婴幼儿肠道乳糖酶活性不足,牛奶中的乳糖无法被充分分解,导致渗透性腹泻加重。家长需暂时改用无乳糖配方奶粉,或遵医嘱使用乳糖酶补充剂。
全脂牛奶的脂肪和蛋白质可能刺激受损黏膜。建议家长选择低脂舒化奶或稀释后的米汤,同时配合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保护肠黏膜。
轮状病毒或细菌性肠炎会破坏肠绒毛,加重乳糖吸收障碍。家长需观察是否伴随发热呕吐,必要时使用消旋卡多曲颗粒、布拉氏酵母菌散等抗感染治疗。
牛奶蛋白过敏患儿会出现血便或湿疹。家长应暂停普通奶粉,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深度水解蛋白奶粉,配合西替利嗪滴剂等抗过敏药物。
腹泻期间优先补充口服补液盐,恢复期逐步添加苹果泥、小米粥等低渣饮食,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需就医排查感染性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