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可通过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利尿消肿治疗、抗凝治疗等方式干预。肾病综合征通常由微小病变型肾病、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糖尿病肾病等原因引起。
泼尼松、甲泼尼龙、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可抑制免疫炎症反应,适用于微小病变型肾病,可能伴随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需监测血糖和骨密度变化。
环磷酰胺、他克莫司、环孢素等用于激素抵抗或频繁复发者,常见于膜性肾病,可能伴随高脂血症和血栓形成,需定期检测肝肾功能。
呋塞米、托拉塞米、螺内酯等利尿剂可缓解水肿症状,适用于严重低蛋白血症患者,可能伴随电解质紊乱,需限制钠盐摄入并监测尿量。
低分子肝素、华法林、阿司匹林用于预防血栓并发症,多见于高凝状态的膜性肾病,可能伴随D-二聚体升高,需定期检查凝血功能。
患者应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摄入0.8-1.0g/kg蛋白,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