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出血倾向和肾脏损害,常见类型有肾综合征出血热和汉坦病毒肺综合征。
汉坦病毒通过啮齿类动物排泄物传播,接触受污染环境或直接咬伤可能导致感染,需加强防鼠灭鼠措施。
发病初期出现头痛、眼眶痛和面部潮红,伴随恶心呕吐等类流感症状,易被误诊为普通感冒。
病程进展可出现皮肤瘀点、结膜出血等出血倾向,同时伴有少尿、蛋白尿等肾脏损伤表现。
严重病例可能发生休克、急性肾衰竭或肺水肿,需立即进行重症监护和血液净化治疗。
流行季节应避免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测汉坦病毒抗体,早期使用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可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