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浑身发冷后高烧不退可能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系统反应、中暑等因素有关,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干预、补液治疗、就医检查等方式缓解。
流感或普通感冒等病毒感染可能导致寒战高热,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连花清瘟胶囊等退热药物,同时需监测体温变化。
肺炎链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可能引起反复高热,通常伴随咳嗽胸痛等症状。血常规检查确认感染后,医生可能开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分散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
自身免疫性疾病活动期可能出现持续低热伴畏寒,需进行抗核抗体谱检测。确诊后需使用甲氨蝶呤片、硫酸羟氯喹片等免疫抑制剂控制病情发展。
高温环境下出现中枢性高热伴皮肤干热时,应立即转移至阴凉处,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同时补充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严重者需静脉输注生理盐水。
持续高热超过三天或体温超过39摄氏度应及时就诊,发热期间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选择米粥、蒸蛋等易消化食物,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身体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