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是通过特异性阻断癌细胞生长信号通路的精准疗法,主要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靶点。
通过阻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传导,适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等EGFR突变肿瘤,常用药物包括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奥希替尼。
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从而切断营养供应,常用于结直肠癌和肾癌,代表药物有贝伐珠单抗、阿帕替尼、仑伐替尼。
通过合成致死效应杀伤DNA修复缺陷的癌细胞,主要用于BRCA基因突变的卵巢癌和乳腺癌,如奥拉帕利、尼拉帕利、鲁卡帕利。
解除肿瘤对免疫细胞的抑制作用,适用于多种实体瘤和血液肿瘤,包括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阿替利珠单抗。
靶向治疗需进行基因检测确定生物标志物,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不良反应并配合营养支持,具体用药方案需由肿瘤专科医生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