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抗体滴度稳定在1:1且经过规范治疗后可以怀孕。怀孕前需确认非梅毒活动期、完成正规治疗并定期监测,主要评估因素包括血清学检测结果、既往治疗史、当前症状及母婴阻断措施。
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TPPA/TPHA)阳性且非特异性抗体(RPR/TRUST)滴度稳定在1:1,提示既往感染已得到控制。需结合医生评估排除血清固定现象。
需提供完整的青霉素治疗记录,确保既往接受过足疗程驱梅治疗。若治疗不彻底可能需补充治疗,妊娠期推荐使用普鲁卡因青霉素或苄星青霉素。
孕前及孕期须排查皮肤黏膜损害、神经系统症状等梅毒活动征象。出现可疑症状需立即复查血清学试验,必要时进行脑脊液检查。
妊娠早期需重复血清学检测,所有梅毒孕妇均应在孕早期和孕晚期各接受1次青霉素治疗。新生儿出生后需检测IgM抗体并预防性使用青霉素。
计划怀孕前建议至感染科或妇产科完善TPPA、RPR定量检测,孕期严格遵循梅毒母婴阻断方案,避免胎儿发生先天性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