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视力标准为5.0(1.0)及以上,小学生视力发育与年龄相关,主要影响因素有屈光状态、用眼习惯、遗传因素、眼部疾病。
儿童视力发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生理性远视,随年龄增长逐渐正视化。若存在近视、散光等屈光不正需及时矫正,可验配框架眼镜或角膜塑形镜。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不良阅读姿势会导致视疲劳,建议遵循20-20-20法则,每20分钟远眺20英尺外20秒,保持阅读距离30厘米以上。
父母有高度近视史的孩子需提前筛查,建议每3-6个月进行散瞳验光,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必要时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防控进展。
弱视、斜视等疾病会导致视力异常,需进行遮盖治疗或视觉训练。先天性白内障等需手术干预,术后配合屈光矫正和弱视治疗。
建议每日保证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减少电子屏幕使用时间,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发现视力下降及时到眼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