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嗜铬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或交感神经节的嗜铬细胞,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潜能。主要特征包括顽固性高血压、心悸、头痛三联征,以及远处转移灶相关症状。
肿瘤细胞呈现异型性、核分裂象增多,可侵犯包膜或血管,免疫组化显示嗜铬粒蛋白A和突触素阳性,Ki-67指数通常超过3%。
典型表现为阵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伴儿茶酚胺分泌过多症状,转移至肝脏或骨骼时可出现疼痛、黄疸、病理性骨折等。
需结合24小时尿甲氧基肾上腺素检测、CT/MRI影像学特征,确诊依赖病理发现血管浸润、周围组织侵犯或远处转移灶。
以手术完整切除为主,无法切除者可选用α/β受体阻滞剂控制症状,放射性核素治疗对转移灶有一定效果,化疗方案常用环磷酰胺联合长春新碱。
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压及儿茶酚胺代谢产物,避免剧烈运动和精神刺激,手术前后需严格进行血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