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后位是子宫位置异常的一种类型,指子宫体向后方倾斜或倒置,主要分为先天性后位、炎症粘连后位、产后韧带松弛后位、肿瘤压迫后位四种情况。
部分女性因先天子宫韧带发育异常导致子宫自然向后倾斜,通常无明显症状,无须特殊治疗,定期妇科检查即可。
盆腔炎或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可能引发盆腔粘连,牵拉子宫使其后倾,常伴有下腹坠痛,需针对原发病使用抗生素或抗炎药物如头孢克肟、甲硝唑、左氧氟沙星。
分娩后子宫韧带松弛可能使子宫位置改变,表现为腰骶部酸胀,可通过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严重者需盆底康复治疗。
子宫肌瘤或卵巢囊肿等占位性病变可能推挤子宫移位,需手术切除肿瘤,常见术式包括肌瘤剔除术和全子宫切除术。
建议避免长期仰卧位睡眠,适度进行膝胸卧位锻炼,合并痛经或性交痛时应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