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育迟缓可通过营养干预、康复训练、药物治疗、家庭环境调整等方式治疗。发育迟缓通常由营养不良、内分泌疾病、遗传代谢异常、心理社会因素等原因引起。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可能导致生长迟滞,需调整膳食结构。建议家长每日提供鸡蛋、瘦肉、乳制品等优质蛋白,配合维生素D和钙剂补充。严重营养不良可遵医嘱使用肠内营养粉剂、复合维生素制剂或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溶液。
运动发育落后需进行物理治疗。建议家长定期带孩子进行大运动训练、精细动作练习及感觉统合训练,医疗机构可提供神经发育疗法、Bobath疗法等专业康复手段。伴随语言迟缓者需同步进行言语治疗。
生长激素缺乏症需内分泌科干预。确诊后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甲状腺功能减退者需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遗传代谢病如苯丙酮尿症需特殊医学配方食品配合盐酸沙丙蝶呤片等药物。
心理社会性矮小需改善养育环境。家长需增加亲子互动时间,建立规律作息,避免忽视或过度保护。早产儿等高危群体应定期进行发育商测评,必要时介入早期教育干预。
建议定期监测身高体重曲线,保证每日户外活动,6月龄起每3-6个月进行发育评估,发现异常及时转诊儿童保健科或发育行为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