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更易患骨质疏松主要与雌激素水平下降、钙摄入不足、缺乏运动、遗传因素有关。骨质疏松可能导致骨痛、身高变矮、骨折等症状,需通过药物和生活方式干预综合治疗。
绝经后女性雌激素锐减会加速骨量流失。建议通过激素替代疗法补充雌激素,可使用阿仑膦酸钠、雷洛昔芬、唑来膦酸等抗骨吸收药物,同时监测乳腺和子宫内膜健康。
女性日常钙摄入量普遍不足影响骨形成。推荐每日摄入800-1200mg钙,可通过牛奶、豆制品等食物补充,严重缺乏时需配合碳酸钙D3、葡萄糖酸钙等制剂。
负重运动不足导致骨刺激减弱。建议每周进行3次30分钟的快走、跳舞等负重运动,合并骨质疏松时可使用特立帕肽等促骨形成药物。
有骨质疏松家族史者骨密度峰值较低。这类人群需提前筛查骨量,必要时早期使用狄诺塞麦或雷奈酸锶进行预防性治疗。
建议女性35岁后定期检测骨密度,保持每日晒太阳15分钟促进维生素D合成,避免吸烟酗酒等加速骨质流失的不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