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石好发于第一跖趾关节、足背、踝关节、手指关节等部位,常见于耳廓、肘关节及膝关节周围。
约半数痛风患者首次发作位于此处,因局部温度低、承受压力大,尿酸结晶易沉积形成坚硬结节。
下肢远端血液循环较差,尿酸盐溶解度降低,导致这些部位易出现黄白色痛风石,可能伴随皮肤破溃。
手部小关节滑膜组织丰富,长期高尿酸血症患者常见多发性痛风石,可导致关节畸形和活动受限。
耳轮等部位缺乏血管供应,尿酸盐更易沉积形成无痛性皮下结节,是痛风特征性表现之一。
控制血尿酸水平是预防痛风石的关键,建议低嘌呤饮食并规律服用降尿酸药物,关节处痛风石体积较大时需考虑手术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