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的家族遗传主要与基因突变、乙型肝炎病毒垂直传播、共同生活环境及代谢性疾病易感性有关,建议有家族史者定期筛查肝功能、甲胎蛋白及肝脏超声。
BRCA1/2、TP53等基因胚系突变可能导致遗传性肝癌综合征,表现为多代早发肝癌,需通过基因检测确认,高风险人群建议每6个月进行一次影像学检查。
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可能通过母婴垂直传播导致子代感染,新生儿需在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儿童期应定期监测乙肝两对半。
家族共用的饮食习惯如黄曲霉毒素污染食物,或共用剃须刀等血液暴露行为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建议分餐制并避免血液接触。
遗传性血色病、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等代谢缺陷可导致肝硬化恶变,这类患者需定期检测铁代谢指标并控制红肉摄入。
有肝癌家族史人群应戒烟限酒,避免霉变食物,40岁后每半年检查肝脏超声和肿瘤标志物,乙肝携带者需持续抗病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