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e抗体阳性通常提示既往感染乙肝病毒或处于恢复期,可能由自然清除病毒、疫苗接种后反应、慢性乙肝低复制期、隐匿性感染等因素引起。
机体免疫系统成功清除乙肝病毒后,e抗体可长期阳性,此时无须治疗,建议定期复查乙肝两对半和肝功能。
接种乙肝疫苗后可能出现短暂e抗体阳性,属于正常免疫应答,通常6个月内转阴,无须特殊干预。
慢性乙肝患者经抗病毒治疗后病毒复制受抑制,表现为e抗原阴性而e抗体阳性,需持续使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药物维持治疗。
少数患者血清中检测不到乙肝表面抗原但存在病毒DNA,可能与肝纤维化进展有关,需进行肝穿活检评估,必要时联合干扰素治疗。
出现e抗体阳性应完善HBV-DNA检测,避免饮酒和肝毒性药物,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及病毒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