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发热程度可从低热到高热不等,严重发热可能与病毒载量高、继发感染、免疫反应过度或罕见并发症有关。
肠道病毒大量复制时体温可达39℃以上,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或小儿退热栓控制体温,同时保持皮肤清洁预防疱疹破溃感染。
口腔溃疡或皮肤疱疹继发细菌感染可能导致持续高热,表现为化脓性分泌物或血象升高,需配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等抗生素治疗。
部分患儿会出现超敏反应导致体温骤升,伴随肢体抖动或嗜睡,必要时需短期使用地塞米松注射液或静脉免疫球蛋白调节免疫应答。
极少数EV71型感染可引发脑炎或肺水肿,表现为超高热伴抽搐、呼吸困难,需立即住院进行甘露醇脱水、机械通气等重症救治。
家长需每2小时监测体温变化,发热期间给予流质饮食并保持室内通风,若持续高热超过48小时或出现肢体抖动、呕吐需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