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状皮肤结核可通过局部药物治疗、全身抗结核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疣状皮肤结核通常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皮肤屏障受损、免疫力低下、接触传染源等原因引起。
局部使用异烟肼软膏、利福平乳膏、对氨基水杨酸钠溶液等抗结核药物,可直接作用于皮损部位抑制细菌繁殖。治疗期间需保持创面清洁干燥。
采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药物联合化疗方案,疗程通常需要持续用药。全身治疗可控制结核杆菌扩散,降低复发概率。
紫外线照射、二氧化碳激光等物理方法可辅助消除疣状增生皮损。物理治疗适用于局限型皮损,需配合药物联合使用。
对于顽固性皮损或伴有严重组织破坏的病例,可采用病灶切除术、皮肤移植术等外科干预。术后仍需继续抗结核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