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权威问答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心内膜炎是怎么引起的
病情描述:
身体一直不太舒服,终于去医院做了个检查,发现是心内膜炎,心内膜炎是怎么引起的?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杨庆玺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泰山医院

    心内膜炎可能由口腔感染、皮肤感染、静脉注射药物、心脏瓣膜病变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生素治疗、手术治疗、控制基础疾病、预防感染等方式干预。

    1、口腔感染:

    龋齿或牙龈炎可能导致细菌入血,需定期口腔检查,可使用阿莫西林、甲硝唑、头孢曲松等抗生素治疗。

    2、皮肤感染:

    皮肤破损后金黄色葡萄球菌侵入,表现为局部红肿发热,需消毒处理并服用苯唑西林、克林霉素、万古霉素等药物。

    3、静脉药物滥用:

    不洁注射导致病原体直接入血,可能伴随寒战高热,需彻底戒毒并采用万古霉素联合庆大霉素治疗。

    4、心脏瓣膜病变:

    风湿性心脏病或人工瓣膜易滋生细菌,出现心脏杂音和栓塞症状,需手术修复瓣膜并长期使用华法林抗凝。

    保持口腔卫生、避免皮肤损伤、规范医疗操作可降低风险,出现持续发热或心悸时应及时心内科就诊。

相关文章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症状
临床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通常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是心脏的补偿期,第二个是心脏的失代偿期。对于这两个阶段,通常被称为早期和晚期。早期患者可能有右心衰竭的症状,如颈静脉充血。在晚期,患者将出现完全心力衰竭的症状,这通常表现为下肢水肿和肝脏肿大。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下肢水肿的原因
慢性肺心病下肢水肿可能是由于肺血管阻力增大,右心呼气所需收缩力增大所致。在肺心病患者中,右心功能障碍,射血能力下降,血流受阻,导致下肢水肿。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性水肿和腹腔积液,所以一定要及早做治疗,要积极的控制感染,尽量避免病情的复发。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并发症
肺心病患者多为慢性,患者不及时治疗,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常见的有心衰、肺部感染、呼吸衰竭、肺性脑病、心律失常、休克、上消化道出血、多器官综合征等。肺心源性心脏病死亡率高,是患者需要注意的问题。
什么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生会导致患者出现咳嗽、喘息、气短、呼吸困难、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异常的症状表现,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来采取对症治疗的方式进行处理,另外还要针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和护理措施。
肺源性心脏病严重吗
肺源性心脏病严重与否主要根据肺部及心功能影响。发病早期一般不严重,晚期会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休克等,病情较严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