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使用抗生素引起的腹泻多属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主要包括肠道菌群失调、艰难梭菌感染、真菌感染等类型。
抗生素破坏肠道正常菌群平衡,导致条件致病菌过度繁殖,可表现为水样便或糊状便,可通过补充益生菌调节微生态。
抗生素使用后艰难梭菌过度增殖产生毒素,引发伪膜性肠炎,典型症状为黏液脓血便伴发热,需停用原抗生素并口服万古霉素。
长期广谱抗生素易诱发白色念珠菌等真菌感染,常见于免疫力低下者,粪便可见豆腐渣样物质,需抗真菌治疗。
部分抗生素直接刺激肠黏膜或改变渗透压导致腹泻,停药后多可自行缓解,严重时可使用蒙脱石散等对症处理。
出现腹泻应记录排便特征并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止泻药,治疗期间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逐步恢复肠道正常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