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性心包炎形态结构改变主要包括心包增厚、结节样改变、积液及占位性病变,可能由原发性心包肿瘤或转移性肿瘤浸润引起。
肿瘤细胞浸润导致心包纤维化增厚,影像学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增厚,可能与肺癌、乳腺癌转移有关,需通过心包穿刺活检确诊。
心包表面出现不规则结节,常见于间皮瘤或淋巴瘤转移,超声心动图可见局限性隆起伴血流信号异常,需结合PET-CT评估肿瘤活性。
肿瘤阻塞淋巴回流导致血性积液,积液量增长迅速且易复发,细胞学检查可发现恶性肿瘤细胞,常见于肺癌及血液系统肿瘤转移。
原发性心包肿瘤或转移灶形成团块样结构,可能压迫心脏影响舒张功能,MRI可清晰显示肿瘤与心肌的解剖关系。
确诊需结合病理检查,治疗以控制原发肿瘤为主,心包穿刺引流可缓解压迫症状,必要时考虑心包开窗术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