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阳虚是中医对机体阴阳失衡状态的描述,阴虚主要表现为虚热证候,阳虚则以虚寒证候为特征。
1、阴虚表现:
阴液不足导致五心烦热、夜间盗汗、口干咽燥,舌红少苔,常见于更年期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
2、阳虚表现:
阳气虚弱引发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小便清长,舌淡胖嫩,多见于慢性心力衰竭、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病症。
3、阴虚成因:
长期熬夜、辛辣饮食耗伤阴液,或肺结核、糖尿病等慢性消耗性疾病导致津液亏损。
4、阳虚成因:
久居寒湿环境、过食生冷损伤阳气,慢性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疾病影响阳气化生。
日常可食用银耳滋阴或羊肉温阳,但需经中医师辨证后配合六味地黄丸或金匮肾气丸等药物调理,避免自行滥用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