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蛲虫病引发外阴瘙痒通常由虫体移行刺激、局部过敏反应、继发细菌感染、搔抓损伤皮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驱虫治疗、局部止痒、抗感染、皮肤修复等方式缓解。
1、虫体移行刺激
雌性蛲虫夜间在肛周产卵时可能移行至外阴,机械性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瘙痒。需遵医嘱使用阿苯达唑、甲苯咪唑、吡喹酮等驱虫药,配合温水坐浴减少虫卵附着。
2、局部过敏反应
虫体分泌物或代谢产物可能引发外阴皮肤Ⅰ型超敏反应,表现为红肿刺痒。除驱虫治疗外,可短期外用炉甘石洗剂或口服氯雷他定缓解症状。
3、继发细菌感染
搔抓可能导致表皮破损,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感染。表现为灼痛伴脓性分泌物。需联合莫匹罗星软膏局部抗感染,严重时口服头孢克洛。
4、皮肤屏障破坏
反复搔抓可致外阴皮肤苔藓样变,形成瘙痒-搔抓恶性循环。修复期需使用凡士林或尿素软膏保湿,避免使用碱性洗剂。
治疗期间应每日更换消毒内裤,家庭成员需同步驱虫,饮食注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A以促进黏膜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