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盆腔炎的症状包括下腹疼痛、异常阴道出血、分泌物增多、发热等,治疗可通过抗生素治疗、止痛药物、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盆腔炎通常由细菌感染、性传播疾病、宫腔操作、邻近器官炎症扩散等原因引起。
1、下腹疼痛
盆腔炎患者常出现持续性下腹疼痛,可能伴随腰骶部酸痛。疼痛程度与炎症范围相关,急性期疼痛剧烈。治疗需针对感染源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多西环素、甲硝唑等。
2、异常出血
非经期阴道出血或经量增多是常见表现,可能与子宫内膜炎症相关。需进行妇科超声检查,排除其他出血原因。治疗包括抗感染和调节月经周期药物。
3、分泌物异常
脓性阴道分泌物增多伴异味,提示生殖道感染。需进行分泌物培养明确病原体。治疗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同时保持会阴清洁。
4、全身症状
发热、寒战、乏力等全身症状见于急性盆腔炎,严重者可出现恶心呕吐。需静脉使用广谱抗生素,必要时住院治疗。慢性盆腔炎可能仅有低热表现。
盆腔炎患者应避免性生活至症状完全消失,注意个人卫生,加强营养支持,定期复查直至炎症完全控制。急性期需卧床休息,慢性期可适当进行盆底肌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