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牙齿容易发生龋病的部位主要有牙冠咬合面窝沟、邻面接触区、牙颈部以及根面。龋病的发生与细菌、食物残渣滞留及清洁难度密切相关。
1、窝沟
磨牙咬合面存在深而窄的窝沟结构,容易滞留食物残渣和细菌,形成菌斑。窝沟封闭术是有效的预防措施,出现龋损时可使用玻璃离子水门汀或复合树脂充填。
2、邻面
牙齿相邻接触区因牙线使用不便易堆积菌斑。邻面龋早期表现为探诊粗糙感,可使用邻面去龋车针备洞后充填,推荐使用流动树脂或银汞合金材料。
3、牙颈部
釉质与牙骨质交界处结构薄弱,牙龈退缩后暴露的牙根面更易脱矿。建议使用含氟牙膏加强局部防龋,已形成缺损需采用三明治技术修复。
4、根面
中老年人牙龈萎缩后暴露的牙根面缺乏釉质保护,对龋病高度敏感。根面平整术可降低菌斑附着,严重者需行根面覆盖术或嵌体修复。
每日使用含氟牙膏配合牙线清洁,减少高糖饮食摄入,每半年接受专业口腔检查可有效预防龋病发生。